百词典

《游感山题甘露台》

时间: 2025-07-28 14:58:05

诗句

讲师曾此雨天花,台筑山椒几岁华。

一盖云松擎羽葆,四盘江水走龙蛇。

好教绝顶崚嶒出,莫放浓阴荟蔚遮。

应有醍醐余味在,僧房试觅一杯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4:58:05

游感山题甘露台

作者: 姚勉 〔宋代〕

原文展示:

讲师曾此雨天花,台筑山椒几岁华。
一盖云松擎羽葆,四盘江水走龙蛇。
好教绝顶崚嶒出,莫放浓阴荟蔚遮。
应有醍醐余味在,僧房试觅一杯茶。

白话文翻译:

在这雨天,讲师曾在此欣赏花朵,甘露台筑在山椒之上已有多少年华。一片云松撑起羽绒般的帷幕,四条江水如龙蛇般蜿蜒流动。希望能在山顶的崚嶒处看到美景,不要让浓厚的阴云遮住视线。这里应该有醍醐般的余味存在,去僧房试着寻觅一杯茶来品尝。

注释:

  • 讲师:指的是教授、老师;此处引申为吟咏的诗人。
  • 甘露台:台名,意指清凉甘美之处。
  • 山椒:一种植物,指代栖息的地方。
  • 羽葆:如羽毛般轻盈的帷幕。
  • 龙蛇:形容水流的蜿蜒曲折。
  • 崚嶒:险峻的山峰。
  • 醍醐:佛教用语,指极为美味的饮品,此处借指清新之感。

典故解析:

“醍醐”源于佛教,意指极致的美好与清净,常用以形容心灵的滋养。这里暗含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姚勉,生于宋代,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览甘露台时,感受到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的交融,表达出对美景的感慨与对清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甘露台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的“讲师曾此雨天花”引入了游览的背景,雨天的花朵显得格外清新。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云松擎羽葆”和“江水走龙蛇”,生动地展现了山水的灵动与壮丽。中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视野的渴望和对美景的追求,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最后,诗人以“醍醐余味”作结,寓意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内心也得到了升华,进一步引申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体验。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宋代诗人的艺术风采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讲师曾此雨天花:回忆曾在此地雨天时欣赏花。
    • 台筑山椒几岁华:甘露台在山椒上已经有多少年了。
    • 一盖云松擎羽葆:云松如同撑起轻羽的帷幕。
    • 四盘江水走龙蛇:江水蜿蜒如龙蛇般流动。
    • 好教绝顶崚嶒出:希望在山顶看到壮丽景色。
    • 莫放浓阴荟蔚遮:不要让浓厚的阴云遮挡视线。
    • 应有醍醐余味在:这里应该有清新美好的滋味。
    • 僧房试觅一杯茶:去僧房寻觅一杯茶来品尝。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水走龙蛇”形象生动。
    • 拟人:云松被赋予了支撑的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特点,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雨天花: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活力。
  • 云松:象征着自然的高雅与挺拔。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象征着人文情怀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醍醐”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茶
    • B. 美好的滋味
    • C. 一种花
    • D. 一种水
  2. 诗中提到的“山椒”指的是:

    • A. 一种山的名称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饮品
    • D. 一种动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登高》——杜甫
  •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姚勉的《游感山题甘露台》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强调孤独与宁静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梅花绝句·其一 樵夫 池州翠微亭 春日 城南 戏答元珍 陶者 山园小梅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固若金汤 彝伦攸斁 奉宪 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元椠 包含饮的成语 吃白相饭 明惠 足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朝歌夜舞 心甜意洽 返本还原 子字旁的字 唇红齿白 包含芳的成语 見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