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1:08
古来要镇及边城,
祗在深谋不在兵。
庙算何曾有遗策,
将臣容易欲要名。
弱翁持重羌还服,
裴度经营蔡自平。
靖定规模天广大,
会须混一到神京。
古往今来,要想镇守边疆和边城,
关键在于深思熟虑,而不是单靠兵力。
庙堂之上何曾有过遗留的战略,
将领们总是希望能出人头地。
老成持重的弱翁,身着羌服,
裴度经营,蔡自平则平定乱世。
靖定的规模是如此宏伟,
最终必须齐心协力到达皇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戴栩,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宋代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防务和边疆稳定问题受到重视的时期,表达了对军事谋略的重视和对将领名利的反思。
这首诗以严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反映了诗人对军事和国家管理的看法。诗中强调了在镇守边疆和治理国家时,深思熟虑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谋略而非单纯依赖兵力来获得成功。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提及,既是对历史智慧的致敬,也是对当代将领的警醒。尤其在“将臣容易欲要名”一句中,诗人指出了将领们追求名利的倾向,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导致的危害。此外,后半部分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宏伟的理想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历史的反思,强调了深思熟虑的重要性,警示当代将领要避免因名利而导致的偏差,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古人认为镇守边疆的关键在于什么?
诗中提到的“弱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春望》对比,二者都反映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但《上丞相寿》更侧重于谋略和政治,而《春望》则更情感化地表达对国破家亡的忧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