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句》

时间: 2025-05-07 08:14:01

诗句

馕事十年当结局,襟期千古举同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4:01

原文展示:

冯去辩的《句》原文如下:

馕事十年当结局,襟期千古举同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十年奋斗后即将迎来结局的感慨,而心中的志向和理想则能够与千古相通,彼此相携。


注释:

字词注释:

  1. 馕事:这里指的是漫长的工作和事业。
  2. 结局:意指事业的终点或结果。
  3. 襟期:襟怀理想和追求的心境。
  4. 千古:形容时间的久远,代代相传。
  5. 同牢:指共同的理想或志向。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千古”一词常用于描述流传千古的事情或思想,表明了诗人对理想永恒价值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去辩,字子华,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清新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常关注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奋斗后,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目标而作,反映了他对理想的执着与不懈追求。


诗歌鉴赏:

冯去辩的《句》虽短小,却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和情感。诗的开头“馕事十年当结局”,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事业的终结,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奋斗历程的回顾与感慨。十年的时光在此凝聚,似乎经历了无数风雨,留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

而“襟期千古举同牢”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理想的伟大。尽管事业可能会有结束的一天,但志向和理想却能与历史长河中的伟大思想相联系,彼此相辉映。此句不仅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还反映出对时间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沉思,也是对人生理想与价值的深刻探讨。诗人以清晰的意象与深情的笔触,传达了他对时间、事业与理想的感悟,给读者以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馕事十年当结局”

    • 这里可理解为“经过十年的奋斗与辛劳,这一切终将有个结局。”暗示了人生的阶段性与事业的起落。
  2. “襟期千古举同牢”

    • 这句强调了“理想与志向的伟大”,即使事业有尽,心中所怀的理想却能与历史长河中伟大的思想对接,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结构整齐,前后呼应,体现出诗人高超的对仗技巧。
  • 象征:诗中以“十年”象征时间的沉淀,以“千古”象征理想的永恒。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奋斗与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尽管事业可能会有终结,但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能够超越时间,与历史同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十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努力的积累。
  2. 千古:象征着理想的永恒与传承。
  3. :象征着心中坚守的信念与不变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年”指代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事业的成就
    C. 人生的悲伤
    D. 以上都不是

  2. “襟期千古举同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过往的懊悔
    D. 对时间的恐惧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冯去辩的《句》与杜甫的《登高》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登高》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句》则更侧重于个人理想与价值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冯去辩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 送从侄滁州觐省 将赴京留献令公 送刘判官赴丰州(一作赴天德军) 送静居法师 送信州姚使君 达奚中丞东斋壁画山水…得树杪悬泉送长安赵元阳少府 送畅当赴山南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鹜 弯弓饮羽 一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迎徐榻 秉公办理 不瞅不睬 计上心来 尸字头的字 付之一笑 包含蜕的词语有哪些 凤影 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耗糜 春寒料峭 風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