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8:27
点绛唇·金谷年年
作者:林逋 〔宋代〕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每年金谷山春色繁盛,究竟是谁的主宰呢?
落花的地方,满地都是细雨和烟雾。
又是一首离别的歌,在长亭的黄昏时刻。
王孙已经离去,留下了无数的萋萋野草,四通八达的南北东西之路。
作者介绍: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融,号孤云,宋代诗人,擅长词曲及诗歌,个性清逸,崇尚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日,正值桃花盛开之际,正是人们踏青游玩的时节。诗中表达了对春色的眷恋与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点绛唇·金谷年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离别的情感。首句“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以金谷的春色作为切入点,引发对春天的感慨与思考,金谷的繁花似锦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而“谁为主”则暗含对生命无常的思索。紧接着“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画面骤然转向,余花飘落,烟雨弥漫,营造了一种愁绪。这种对比加强了离别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逝去的美好与对未来的无奈。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长亭作为送别的场所,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诗人在此处体现了对友情和离别的珍视。最后一句“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描绘了离别后四散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尽的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哀伤的氛围。
诗词测试:
诗中“金谷年年”指的是什么地方?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中的“和烟雨”指的是什么状态?
“王孙去,萋萋无数”中的“王孙”一般指的是?
答案:1. B;2. B;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