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3:56
相见意不已,不寐竟达旦。
振衣出南郭,露草凄以漫。
轻烟幕平林,村村鸡犬散。
初日多好光,主人适朝饭。
人生不知心,何用更谋面。
我生十一岁,窃希范张传。
素心六七人,异姓而同干。
涂氏贤父子,君之旧友善。
语我与林子,奇才不易见。
天下昔无君,黎阳初构乱。
城虎不择肉,党恶以千万。
君督南乡兵,机密发不缓。
黎明驻南郊,群凶寝方燕。
踉跄出门斗,前死后者窜。
一日杀千人,万家获安奠。
死者骨肉亲,至今不敢怨。
乡兵骄成功,虎死狼为患。
君更用市人,疾若摧枯蔓。
用人人不疑,杀人人不叛。
事己身不与,超然如飞翰。
前日同涂林,访君读书院。
路经校射场,指是君所践。
怀哉李太白,风月此遗墠。
昔读袁州碑,高文垂孔殿。
字字关人伦,儒术尊不贱。
夹溪千树桃,白沙空断岸。
怜君多白须,喜君老尚健。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3:56
再过赤溪呈邓元白
作者:魏禧
相见意不已,不寐竟达旦。
振衣出南郭,露草凄以漫。
轻烟幕平林,村村鸡犬散。
初日多好光,主人适朝饭。
人生不知心,何用更谋面。
我生十一岁,窃希范张传。
素心六七人,异姓而同干。
涂氏贤父子,君之旧友善。
语我与林子,奇才不易见。
天下昔无君,黎阳初构乱。
城虎不择肉,党恶以千万。
君督南乡兵,机密发不缓。
黎明驻南郊,群凶寝方燕。
踉跄出门斗,前死后者窜。
一日杀千人,万家获安奠。
死者骨肉亲,至今不敢怨。
乡兵骄成功,虎死狼为患。
君更用市人,疾若摧枯蔓。
用人人不疑,杀人人不叛。
事己身不与,超然如飞翰。
前日同涂林,访君读书院。
路经校射场,指是君所践。
怀哉李太白,风月此遗墠。
昔读袁州碑,高文垂孔殿。
字字关人伦,儒术尊不贱。
夹溪千树桃,白沙空断岸。
怜君多白须,喜君老尚健。
相见的情意没有尽头,彻夜未眠直到天亮。
我整理衣服走出南郭,露水沾湿草地,满眼凄凉。
轻烟笼罩在平坦的林间,村庄里鸡犬相闻,四处散去。
朝阳初升,光辉灿烂,主人正在准备早餐。
人生中不知他人心思,何必再谋面相见?
我在十一岁时,曾希望能得到范、张的传承。
与我志趣相同的人,虽姓不同却同心同德。
涂氏的贤父子,是你昔日的好朋友。
他们告诉我与林子,奇才难得一见。
天下曾经没有君主,黎阳初起乱象。
城中的虎不择肉,恶党如同千万。
你负责南乡的兵马,机密行动绝不拖延。
黎明时分驻扎在南郊,群凶正沉睡安然。
我踉跄出门去斗争,前辈死去后者逃窜。
一日之内杀千人,万家得以安宁。
死者都是骨肉亲人,至今无人敢发怨言。
乡兵骄傲于他们的成功,老虎死去狼成患。
你更依赖市民,行动如同摧枯拉朽。
人人信任你,杀人却无背叛。
与自己无关的事,超然如同飞翰。
前几日与涂、林同游,拜访你读书的地方。
经过射箭场,正是你曾走过的地方。
怀念啊李太白,风月在此遗址。
曾经读过袁州碑,伟大的文采流传至孔殿。
字字都关乎人伦,儒术被尊重而不贱。
夹溪千树桃花,白沙滩空断岸。
怜惜你满头白发,喜爱你年老仍健壮。
作者介绍:魏禧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文人辈出时期,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魏禧与邓元白重逢之际,表达了对昔日好友的怀念和对社会动乱的忧虑。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开篇通过“相见意不已,不寐竟达旦”表达了友谊的深厚,接着描绘出晨间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诗中不仅有对友人的思念,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深思。尤其是描绘南乡战乱的部分,展现了魏禧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忧虑,反映出诗人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与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用词上简练而不失细腻,使得情感真挚且富有层次感。此外,诗中引用历史人物与典故,展现了诗人的博学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友谊、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动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人性深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乱世的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李太白”是指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乡兵骄成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A. 对国家的忠诚
B. 对权力的渴望
C. 乱世中的自保与骄傲
D. 对文人的尊重
“素心六七人,异姓而同干”中的“素心”指的是什么?
A. 纯洁的心境
B. 素食的习惯
C. 友好的态度
D. 志趣相同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