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7: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7:50:43
薄暮经行处,千岩落照深。
孤松秀云壑,众草莽寒林。
故里登高兴,平居怀旧吟。
风前一感慨,不异古人心。
在薄暮时分走在这条山路上,千山万岭的落日映照深远。
孤独的松树在云雾缭绕的山谷中显得格外秀美,
茂密的草木和寒冷的树林相伴而生。
回到故乡登高的兴致,平时就常常吟诵怀旧的诗句。
在风中感慨万千,这种心情与古人并无二致。
作者介绍:何景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作者与友人一同登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古人情怀的共鸣。此时节是中国传统的登高祈福节日,诗中流露出对岁月的感慨和追忆。
何景明的《九日同诸友登贤隐山五首 其五》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薄暮时分千山落日的壮丽景象,孤松与云壑的细腻对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作者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将山的苍翠与自己的内心感受相结合,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回忆起故乡的登高兴致,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感慨。这种情感在风中荡漾,唤起了与古人同样的情怀。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更是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描绘,表现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
整首诗虽然短小,却充满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展示了明代诗人追求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特质,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历史的内在联系。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松”最能代表什么?
A. 孤独和坚韧
B. 热情和活力
C. 忧伤和失落
诗中“千岩落照深”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昏暗的夜晚
B. 壮丽的自然景色
C. 纷繁的城市生活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怀念和向往
B. 冷漠和无情
C. 失望和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