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9:25
原文展示: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
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
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白话文翻译:
听说桥东那片地方,有位高人曾经隐居。
养生应该有道理,我却找不到任何书籍来指导。
我喜欢救助被困在丝网中的蝴蝶,却又惊扰了水中的鱼儿。
时常去寻找戴颙的故居,自己驾着一辆短辕的马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98—1662),明代诗人,字景升,号楚丘,浙江宁波人。他以诗风清新、脱俗而著称,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姑苏杂咏 临顿里》是高启在游历姑苏时的随笔诗,表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追求。在明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有隐逸之情,诗中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人隐居的美丽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开头的“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直接引入主题,既表现了对高人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接着,“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展现了诗人对养生哲学的思考,感到无书可依,体现了一种孤独感与无奈。
在“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中,诗人通过对蝴蝶与鱼儿的描写,表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敏感。这里不仅有救助的温情,也有对自然和谐的期盼。最后一句“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则描绘了诗人追寻隐士生活的情景,短辕车的意象,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印象。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场景,表达了对高人、养生、自然和谐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谁?
a) 儒生
b) 隐士
c) 诗人
诗人对“养生”有何感受?
a) 有道可寻
b) 绝无书可依
c) 曹操的论述
“爱救粘丝蝶”中,蝴蝶象征什么?
a) 美丽
b) 脆弱的生命
c) 自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