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0:53
峭崖磨天如立壁,柟根横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惊倒人,空洞坡阤三百尺。
幽阴宜为异物托,角爪痕存犹可识。
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一朝偶为旱岁起,卷海作雨飞霹雳。
向来伊吕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遗迹。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
太平海内多丰年,归来故祠听管弦。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崖壁如同立起的墙,树根横走,松树却被压倒。突然之间,一座山峰令人惊叹,空洞深渊有三百尺之深。幽暗的阴影适合生长异物,角爪的痕迹依然可见。想象在春季未曾苏醒时,腥风袭来,云层触碰着石头。偶然在旱季中,海浪卷起,雷声轰鸣。往常伊吕(指古代的名将)正是如此,莘水和渭水千年来留下痕迹。我想喝酒招呼蜿蜒的山川,何必辛苦迁徙?在太平的海内,丰年常在,归来故乡的祠堂听听管弦乐声。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作品广泛涉及爱国、咏史和山水等题材,风格激情奔放,情感真挚。
《龙洞》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心系家国,寄情于山水。此时的陆游经历了许多战乱和政治斗争,内心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龙洞》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峭崖、松树、空洞等意象交替出现,形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面对自然的雄伟,诗人反思自己的渺小与无奈,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诗句“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显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陆游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想,展现了他对故土、对人生的深切关注。这不仅是一首自然诗,更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诗。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景观的描绘,融合了历史与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壮丽山川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悟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腥风”主要指什么?
A. 清新的风
B. 带有腥味的风
C. 温暖的风
“我欲酌酒招蜿蜒”这句中的“蜿蜒”指代什么?
A. 河流
B. 山脉
C. 生活
诗中提到的“伊吕”是指?
A. 诗人
B. 古代名将
C. 自然景观
以上为《龙洞》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深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