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盂兰竹枝词 其七》

时间: 2025-04-29 15:26:07

诗句

处处笙歌彻夜喧,香车宝马烂盈门。

河灯万点飞星斗,应改中元作上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6:07

原文展示:

处处笙歌彻夜喧,
香车宝马烂盈门。
河灯万点飞星斗,
应改中元作上元。

白话文翻译:

到处都是笙歌乐曲,彻夜喧闹,
香车宝马满门而至。
河上的灯火如同万点星斗,
这时应该把中元节改成上元节庆祝。

注释:

  • 笙歌:笙是一种乐器,此处指音乐和歌声。
  • 香车宝马:形容华美的车马,象征富贵。
  • 河灯:指在河上放的灯,常用于节日庆典。
  •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民间称为“鬼节”,祭祀祖先。
  •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庆祝团圆和丰收的节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廷选,清代诗人,字时中,号天南,擅长诗歌创作,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风俗民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的中元节,正值盛夏,民间对节日的庆祝气氛浓厚。作者通过描绘热闹的场景,表达对节日的喜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盂兰竹枝词 其七》是一首描写节庆喧闹场景的诗作,透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节日画卷。诗的开头以“处处笙歌彻夜喧”描写了节日的氛围,笙歌声声、热闹非凡,仿佛让人沉浸在欢庆的海洋中。接着“香车宝马烂盈门”描绘了富贵人家的庆典场景,奢华的车马满门而至,展现出一种热闹与繁荣。

而后两句“河灯万点飞星斗”,通过比喻将河上的灯火比作星星,营造出一种梦幻的美感,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最后一句“应改中元作上元”则是诗人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中元节的热爱与对上元节的向往,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对生活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愉,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处处笙歌彻夜喧”:描绘了四处飘荡的音乐声,表明了节日的热闹氛围。
    • “香车宝马烂盈门”:通过豪华的车马,表现出人们的富贵与喜庆。
    • “河灯万点飞星斗”:用灯火比作星斗,营造出夜晚的梦幻效果,增强了节日的氛围。
    • “应改中元作上元”:表达了对节日的美好期待,反映出人们对团圆和欢乐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上的灯火比作星斗,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香车宝马”和“河灯万点”,形成对称之美,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热闹的节庆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节日的喜悦,以及对美好团圆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笙歌:象征热闹的氛围,代表着欢庆。
  • 香车宝马:象征富贵与繁华,展示社会的盛况。
  • 河灯:代表着节日的祝福与祈愿,传递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香车宝马”代表什么? a) 贫穷
    b) 富贵
    c) 忧愁

  2. “河灯万点飞星斗”的意思是什么? a) 河灯很少
    b) 河灯如同星星般闪烁
    c) 河灯明亮

  3. 诗中提到的“中元”和“上元”分别是什么节日? a) 中元:春节;上元:元宵节
    b) 中元:鬼节;上元:元宵节
    c) 中元:端午节;上元:重阳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夜》:同样描绘节日氛围的诗作。
  • 《水调歌头》:描写月圆人团圆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彭廷选的《盂兰竹枝词 其七》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前者通过热闹的节日场景,后者则通过思乡的情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意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彭廷选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节日文化与民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焦适道寺丞二首 其二 挽焦适道寺丞二首 其一 尝建茗二首 其一 何德器寄道州怪石 逮子作亭于官舍明清堂后种竹殆千竿余名其亭以留客取老杜竹深留客处之句因题二小诗云 其二 次曾宏甫赴光守留别二首韵 其二 次曾宏甫赴光守留别二首韵 其一 次曾宏甫见过二首韵 其一 次刘千岁喜折仲古见过二首韵 其二 次刘千岁喜折仲古见过二首韵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包含摇的成语 摧朽拉枯 非字旁的字 顾小失大 含苞未放 野兽派 双人旁的字 精神恍惚 围裙 磨室 靶船 禾字旁的字 曾晖 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俗语常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