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5:52
茅亭三五隐湖东,
避世寥寥北海同。
万马中原凋壮发,
孤峰天外卧山翁。
江声夜夜流明月,
柳色青青冷汉宫。
雨长石苔春渐老,
伤心人在落花中。
在湖东的茅亭下,三五人隐居其间,
避世的心境与北海的辽阔相同。
中原的万马纷纷凋零,壮丽的景象已不再,
孤独的峰峦在天外如同一位卧着的山翁。
江水的声音夜夜流淌,映照着明月,
柳树的颜色在春风中依旧青翠,却冷清如汉宫。
春雨漫长,石头和苔藓渐渐老去,
令人伤心的人们在落花之中徘徊。
孙锡蕃,清代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诗文,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他的诗风兼具清新与深邃,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春日的游赏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春天的气息和花开的美好与时间的流逝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伤感氛围。
《春游有感》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描绘了春日游玩的宁静与美好,但在细腻的描写中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开头几句通过茅亭和北海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以及对人世浮华的逃避。万马中原的凋零,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豪情的消逝,让人感受到一种壮丽而又悲凉的情感。
在描写江水与柳树时,诗人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春天的清新。而“冷汉宫”则通过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和孤寂,给人一种历史悠远、物是人非的感叹。最后两句通过“春渐老”和“伤心人”,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诗中“茅亭”象征什么?
A. 豪华的宫殿
B. 隐逸与安宁
C. 繁华的市集
“寒汉宫”中的“汉”指代哪个朝代?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伤心人在落花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比较《春游有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山水的和谐美,而孙锡蕃则更关注内心的孤独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