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七哀诗》

时间: 2025-05-06 00:21:10

诗句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

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1:10

原文展示: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楼,流光在空中徘徊。
楼上有一个愁苦的女人,悲叹声中充满了伤感。
我问她是谁在叹息?她说是宕子的妻子。
你已经离开十年,孤独的妾身常常独自栖息。
你如同清洁的道路上的尘埃,我则如同污浊的水中的泥土。
浮沉的境遇各不相同,我们何时才能相聚?
我愿化作西南的风,轻轻地吹入你的怀抱。
可你心中良缘难以开启,我这贱妾又该依附于谁?

注释:

  • 宕子:指的是一个人的名字,可能为作者的爱人。
  • 良开:形容心中良缘难以实现,心结难解。
  • 贱妾:自谦的称呼,指诗中的叹息者,表达了她的卑微与无奈。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对月光、孤独的思妇以及相思之苦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情感困境。诗人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反映出离别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位于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是曹操的儿子。曹植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爱情及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七哀诗》创作于曹植面对个人情感及家庭困境时,传达了他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切感悟。诗中表现出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压抑与困扰。

诗歌鉴赏:

《七哀诗》以其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与相思的悲切情景。诗的开篇,明月照耀高楼,流光徘徊,既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氛围,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背景。愁思妇的悲叹,让人感受到她的孤独与无助。通过对“君行逾十年”的描写,诗人表现了分离的漫长与痛苦,而“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的比喻则生动地体现了两者的地位差异与情感的沉重。

诗的最后,愿为西南风长入君怀的愿望,显示了渴望相聚的强烈情感,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的无奈结尾则让人不禁为之心痛。这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邃,充分展现了曹植作为诗人的非凡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照高楼: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为后文情感渲染氛围。
  2. 流光正徘徊:流光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思念的漫长。
  3. 上有愁思妇:引入主角,愁苦的女性代表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4. 悲叹有余哀:愁苦的叹息表达了深切的孤独与悲伤。
  5. 借问叹者谁:诗人以问句引起读者的好奇。
  6. 言是宕子妻:揭示叹息者的身份,增强情感的真实感。
  7. 君行逾十年:突出分离的时间之久,加深愁苦的程度。
  8. 孤妾常独栖:表现了女性的孤独与无助。
  9.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比喻两者的身份差异,感情的悬殊。
  10. 浮沉各异势:暗示命运的无常与变化。
  11. 愿为西南风:表达了希望与渴望的情感。
  12. 君怀良不开:对方的心结未解,情感的无奈。
  13. 贱妾当何依:自我贬低,表现无依无靠的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爱人与自己地位的差异。
  • 拟人:“流光正徘徊”,赋予光影以人性,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如“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痛苦,深刻反映出古代女性在家庭与情感中的无奈与挣扎。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深切的孤独与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希望,常与孤独的情感相伴。
  • 高楼:代表着高处与远方,暗示着距离的遥远。
  • 愁思妇:象征着被遗弃与孤独的女性形象。
  • 西南风:象征着柔情与温暖,寄托着对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行逾十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忍耐
    • B. 分离的漫长
    • C. 快乐
    • D. 期待
  2. “愿为西南风”中,西南风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相聚的希望
    • C. 绝望
    • D. 旅行
  3. 诗中“贱妾”是如何自我定位的?

    • A. 高贵
    • B. 自卑
    • C. 幸福
    • D. 自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同样表现思乡情的作品。
  • 《长恨歌》:白居易描绘爱情与离别的经典之作。

诗词对比:

  • 《长恨歌》 vs 《七哀诗》:虽然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关于爱情与离别,但《长恨歌》更侧重于历史背景与爱情的永恒,而《七哀诗》则突出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情感深度与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
  • 《曹植诗文集》

赏析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首诗的起句既写实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气氛,笼罩全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运用了“兴”的手法带出女主角的背景:明月高照,思妇独倚高楼,对影自怜,思念远方的夫君。月照高楼之时,正是相思最切之际,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妇的缕缕哀思——曹植所创造的“明月”、“高楼”、“思妇”这一组意象,被后代诗人反复运用来表达闺怨。明月在中国诗歌传统里,起着触发怀想相思的作用,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月夜,会撩起诗人绵绵不尽的思绪,勾起心中思念怪挂怀的人或事。   次两句“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运用了“赋”的表达方法,承接上两句直接点出该诗的主角——愁思妇的情怀——悲叹和哀伤。当皎洁的明月照着高楼,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轻轻晃动著,伫立在高楼上登高望远的思妇,在月光的沐浴下伤叹着无尽哀愁。因为思念良人而不得见,甚至音讯亦不能通。这是典型的白描手法,即“赋”的表达方法。   第五、六句“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也是以“赋”的方法来表达的,但是以问答的方式来达到“赋”的表达效果的:“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直截了当,干脆利落,明白如话。曹植接着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牵引出怨妇幽幽地叙述悲苦的身世,这同时也是曹植牵动了对自己崎岖境遇的感慨。从明月撩动心事到引述内心苦闷,曹植写得流畅自然,不著痕迹,成为“建安绝唱”。   第七、八句“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承接上文,继续以“赋”的手法表达。思妇诉说她的孤独和寂寞:“夫君已远行在外超过十年了,我只好孤清地独自栖居。”透过思妇的诉说进一步描述思妇的哀叹,非常直接。   第九、十句“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运用了“比”的手法进一步表达思妇的哀怨情怀。将夫君比喻为路中的清尘,将自己比喻为污浊的水和泥,喻意两人相差太远,难以融合在一起,也比喻夫君高高在上,对己不屑一顾,自己卑微在下,不能攀附,非常悲哀。曹植于此自比“浊水泥”的弃妇,“清路尘”指的是曹丕曹睿。曹丕继位后不再顾念手足之情,疏远甚至防范著自己的亲弟。曹睿称王时,曹植多次上表上书自试,终究无法获得任用。所以曹植用了浊泥和清尘的远离相互映照,衬托出和兄长侄子形势两异的遥远距离。   第十一、十二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承接上文,同时以“比”和“赋”的手法表达思妇的哀怨情怀。清尘是浮的,水泥是沉的,浮沉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和合在一起的机会是渺茫的。浮沉是比喻,点描出不能谐和的悲哀。   第十三、十四句“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是运用了“比”的手法表达思妇的心志。思妇见弃,不单不以怨报之,反而愿意牺牲自己:“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中!”思妇对夫君何等的忠诚和忠贞!为了得见夫君,不惜将自己比喻为西南风,化入君怀!曹植盼望着骨肉相谐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献功。所以他说但愿能化作一阵西南风,随风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长侄子的怀抱。   第十五、十六句“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运用了“赋”的方法表达思妇被冷待的遭遇和情怀,思妇的思念就象那缕飘逝的轻风,结尾的这缕轻风与开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构成了一种幽寂清冷的境界。思妇很了解夫君的性情,超过十年了,音讯全无,“夫君的胸怀早已不向我开放了,我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哀怨之情,直透长空。这两句的表达非常直接,正是“赋”的典型手法。曹丕曹睿始终防备怀疑曹植,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抱负就不能实现。   该诗通篇表面上描写思妇诉说被夫君遗弃的哀怨情怀,实际上暗喻自己被长兄疏远排斥的苦闷和郁抑,这是另一种意义上运用了“比”的表达方法,这是诗人更深层的自况自喻。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是三国魏曹植《七哀诗》里的名句,这是坚决而执著的持守誓言。独守十年,没有沉沦和颓废,思妇依旧祈愿自己化作长风,随风而去,与君相依,这是思妇此生唯一的期待。子建也是如此。他在认清无常荒诞的命运之后,并没有放弃初衷,而是“长怀永慕,忧心如酲”(《应诏》)。   曹植以弃妇自比是其后期诗歌的特色之一。除了这首,其他如《浮萍篇》、《杂诗》等诗里皆有怨妇形象的运用。曹植这首里的弃妇,就是用作象喻的。曹植具有致君为国的理想,不仅是曹植个人的志向,同时也是当时整个时代的风气反映。可是抱著成就功名期盼的臣子,如果不能获得君主的赏识任用,那便全无施展才能抱负之机,没有办法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样的君臣关系,就彷佛那个时代全心托靠男性的女子,一朝被夫君离弃,那就是没了依傍的怨妇,失去生存的价值以及生命的重心。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移疾 舟中作二首 其一 十月下旬暄甚戏作小诗 送查元章赴夔漕 远游 宿城头舖小饮而睡 岁暮怀张季长 寒暑 凄凄行 予顷游青城数从上官道翁游暑中忽思其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诞育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单耳刀的字 护跸 包含梢的词语有哪些 淘汰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釒字旁的字 疯长 谷字旁的字 包含丧的词语有哪些 嘉贽 旷日经久 百无失一 工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造言生事 昏昏暗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