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1:38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这座高台上常有悲风吹拂,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北边的树林。那位远在万里之外的人,江河湖海遥远而深邃。小舟又怎能到达彼岸,离愁别绪实在难以承受!孤雁飞向南方,经过庭院长声哀吟。我的思念遥慕远方的人,愿意借遗音传达我的情感。形影忽然看不见,心中不禁感到忧伤。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是曹操的儿子,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重视。曹植的诗歌风格多样,情感丰富,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思乡之情。
此诗创作于曹植与兄弟的关系紧张时期,以及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落感。作品反映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杂诗七首·其一》展现了曹植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通过描绘高台上的悲风和朝日照耀的北林,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悲伤的气氛。接下来,诗人转向对远方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渴望。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这一句道出了离愁别绪的沉重感,表现了即使有舟可渡,但心中思念的沉重却难以承受,突显了情感的纠结和对远方的无奈。孤雁南飞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心中无法言说的哀愁。
最后两句以“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收束,强调了思念的无奈与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离别的感慨。曹植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之子”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思念的人
C. 孤雁
D. 高台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D. 平静
“离思故难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离别的痛苦
B. 归来的希望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怀念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曹植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更加强烈。李白以豪放著称,而曹植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深沉的思念与孤独,二者各具风格,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