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6:33
沁园春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吹面无寒,沾衣不湿,岂不快哉。正杏花雨嫩,红飞香砌,柳枝风软,绿映芳台。燕似谈禅,莺如演史,犹有海棠连夜开。清明也,尚阴晴莫准,蜂蝶休猜。朝来。应问苍苔。甚几日都成锦绣堆。念四方宾友,不堪渭树,一年春事,已属庭槐。宿酒难醒,多情易老,争奈传杯不放杯。如何好,看秋千戏剧,蹴鞠恢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微风拂面,虽然没有寒意,衣服也没有被雨淋湿,这难道不令人快意吗?正值杏花细雨,红色花瓣飘落在香气扑鼻的石阶上,柳枝在柔和的风中摇曳,绿色的树影映照在美丽的台阶上。燕子似乎在禅静地谈论,黄莺像是在演绎历史,夜间依然有海棠花绽放。清明时节,天气变化无常,蜂蝶也不必去猜测。今天早上,应该去问问青苔,多少日子已在这里变成了锦绣的堆积。想到四方的朋友,无法忍受渭水边的树木,一年春光,已经归属于庭前的槐树。宿酒难以醒来,多情容易衰老,怎么能忍受传杯不放?如何才能好呢?看秋千的戏剧,踢鞠的欢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感情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时节,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春光流逝的感慨。
《沁园春》以轻松愉悦的语调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温暖、生命的活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吹面无寒,沾衣不湿”开篇即以生动的感官体验吸引读者,展现出春天的舒适与惬意。
接着,诗人通过“杏花雨嫩,红飞香砌”等意象,勾勒出春天的花草树木,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尤其是“海棠连夜开”一句,显得格外生动,表达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对人生的反思,提到“宿酒难醒,多情易老”,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一转折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产生共鸣。诗的结尾以“看秋千戏剧,蹴鞠恢谐”收尾,既回归了春日的欢乐,又透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更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清明”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节气
C. 一种饮品
D. 一种游戏
“宿酒难醒,多情易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春天的美好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