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2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23:22
水调歌头(咏茶)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
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
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
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
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
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在二月的第一场雨后,昨夜响起了一声雷鸣。
茶树的嫩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相展现,
采摘下树枝上的雀舌嫩芽,带着露水和烟雾捣碎,
炼制成紫金色的茶堆。碾破的香气无穷无尽,
飞起的绿尘如烟。汲取新鲜的泉水,点燃活火,
试着来泡茶。放下兔毫的茶盅,
滋味在舌头上回味。唤醒青州的从事,
驱赶掉百万的睡魔,梦中无法到达阳台。
两腋间清风拂起,我想要飞升到蓬莱。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细腻优雅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生活情趣以及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逢二月春雨,诗人通过描绘茶的采制过程,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茶在唐宋时期已成为文人雅士的饮品,象征着高雅和清逸的生活。
《水调歌头(咏茶)》是葛长庚对茶文化深刻理解的体现,诗中通过春雨的洗礼和春日的温暖,展现了茶叶采摘的美好过程。开篇的“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不仅点明了时节的变化,更为整首诗营造了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茶叶的采摘和制作过程,使用“雀舌”“紫金堆”等生动形象的词汇,传达出茶的鲜美和香气。
在品茶的过程中,诗人更是将茶的滋味与个人的精神体验紧密结合,通过“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的描写,表现出茶对人的清醒和振奋之效。最后的“我欲上蓬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茶文化的深厚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茶展开,既有对茶的细致描绘,也有对春天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雀舌”指的是什么?
A. 鸟的舌头
B. 茶树的新芽
C. 春天的花朵
D. 清晨的露水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着__。
判断题: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茶的冷漠态度。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