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6:10
深宵长太息,似作不平鸣。
晓泪花争落,春愁草怒生。
时君劳北顾,上相辱东行!
剩有村儒在,相逢话太平。
在深夜我长叹一声,似乎在发出不平的鸣叫。
清晨的泪水争相落下,春天的愁绪像草一样愤怒地生长。
而你在北方劳碌,遭受上级的羞辱,向东而行!
剩下的只有村里的读书人,在相逢时谈论太平的日子。
作者介绍:王松,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主,风格清新、质朴。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某些人生苦闷或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表现出对时局的不满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遣闷》一诗通过深夜的叹息和清晨的泪水,生动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幽怨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诗的开头用“深宵长太息”来表现诗人心中积压的情感,长时间的叹息显示出无奈与苦闷。接着“晓泪花争落”描绘了清晨的悲伤,泪水如花般争相落下,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愁苦。
诗中提到的“春愁草怒生”,将愁苦与春天的生机相对立,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时君劳北顾,上相辱东行”则表明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无奈,字句中流露出对权力的失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诗的尾声提到“剩有村儒在,相逢话太平”,暗示尽管社会混乱,但仍有志同道合的人在追求内心的和平与安宁。这一转折让整首诗在沉重的情感中透出一丝希望,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个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深宵长太息”中的“太息”是什么意思?
A. 长叹
B. 微笑
C. 哭泣
“晓泪花争落”的“晓”指的是哪个时间?
A. 正午
B. 清晨
C. 黄昏
诗中提到的“村儒”代表了什么?
A. 农民
B. 读书人
C. 官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