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5:04
夜雨晓发横冈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酝造通宵雨,殷懃数日风。
加三浓稚绿,第一淡荐红。
润物初非惠,司春岂有功。
老农私独喜,不羡去年丰。
整夜的雨水酝酿而成,几天的风吹拂着大地。
树木的嫩绿加重了,花儿的红色也显得更加淡雅。
滋润万物并非是春天的恩惠,春天的使者又岂能自夸功劳?
老农心中暗自欢喜,不羡慕去年丰收的景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和对自然的观察,体现了农业社会的特色。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乡村生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农忙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夜间的雨和风,表达了对大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与思考,反映了老农对新一季丰收的期待。
《夜雨晓发横冈》是杨万里的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民心情的诗。全诗通过雨水和风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开头两句“酝造通宵雨,殷懃数日风”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滋润和清晨的气候,为下文的意象铺垫了背景。随后提到“加三浓稚绿,第一淡荐红”,不仅突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还通过“浓稚绿”和“淡荐红”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细腻变化。
诗中“润物初非惠,司春岂有功”通过反问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强调了雨水和风并非仅仅是春天的功劳,而是自然法则的体现。这种看似平淡的哲理,实际上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老农私独喜,不羡去年丰”,则将情感升华,表现了老农对自然的顺应和内心的宁静。他不再与往年丰收的景象作比较,而是默默享受当下的喜悦,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酝造通宵雨,殷懃数日风。
描述了夜间的雨水和持续几天的风,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
加三浓稚绿,第一淡荐红。
描绘了春天新生树木的嫩绿和花朵的淡红,展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润物初非惠,司春岂有功。
通过反问,强调自然规律的存在,雨水和风与春天的角色并不直接相关。
老农私独喜,不羡去年丰。
表现出农民对自然的顺应与内心的满足,不再执着于过去。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农民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酝造”是什么意思?
A) 造成
B) 酿造
C) 变成
D) 交换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老农怎样的情感?
A) 对去年丰收的羡慕
B) 对自然的顺应与满足
C) 对未来的担忧
D) 对生活的不满
诗中提到的“稚绿”指的是什么?
A) 旧叶
B) 幼嫩的绿色
C) 枯黄的叶子
D) 花瓣的颜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的《夜雨晓发横冈》更侧重于描写自然景色,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国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深厚的生活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