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9:19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
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
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
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
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南山的松树在寒风中萧萧作响,黄叶纷纷落下。
谁来怜惜那儿女花,在冰雪中凋零散落?
它能传达岁寒的风姿,古往今来只有丘处机能做到。
赵先生领悟了其中的妙处,洗净了那胶粉般的空虚。
手中调和着丹砂,染成了那美丽的鹤顶红。
何必夸耀那落墨之技,独自欣赏江南的工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山茶》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处于人生的低谷,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山茶花的坚韧与高洁象征着他自己不屈的精神。
《山茶》这首诗通过对山茶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韧性的思考。开篇以“萧萧南山松”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随着黄叶的落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用“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来表现对山茶花的同情,暗示着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有生命的坚持。
诗中提到的“丘翁”和“赵叟”代表了历史上那些能够理解和欣赏生命美好的人。丘处机的高洁与赵孟頫的艺术成就,使得诗人在对比中凸显出山茶花的珍贵与美丽。最后几句提到的调和丹砂与鹤顶红,更是将艺术与生命的热情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从自然景象入手,逐步引入个人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坚韧生命的赞美,体现了苏轼深厚的哲理思考与艺术追求。
全诗通过描写山茶花的生存状态,探讨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对美的追求,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
《山茶》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丘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丘处机
D. 赵孟頫
“掌中调丹砂”中的“丹砂”象征什么?
A. 冷静
B. 热情与美丽
C. 生命的脆弱
D. 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