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舞阳西寺旧题处》

时间: 2025-07-28 13:59:18

诗句

万事纷纷日日新,当时题壁是前身。

寺僧物色来相访,我似昔人非昔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3:59:18

原文展示:

万事纷纷日日新,当时题壁是前身。
寺僧物色来相访,我似昔人非昔人。

白话文翻译:

万事都在不断变化,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现。那时我在墙上题写的字,是我过去的身影。寺里的僧人们四处打听,特意来拜访我,而我却感觉自己与从前的自己已大相径庭。

注释:

  • 万事纷纷:指世事繁杂,不断变化。
  • 日日新: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
  • 题壁:在墙壁上题写。
  • 前身:指过去的自己或身世。
  • 寺僧物色:寺庙里的僧人打听、寻找。
  • 我似昔人非昔人:我就像过去的人,但又与过去的自己完全不同。

典故解析:

黄庭坚这首诗提到的“题壁”,可以追溯到古时文人墨客常常在名胜古迹或寺庙墙壁上题写诗文,以留下自己的足迹与心声。诗中提到的“昔人”与“非昔人”,反映了时间流逝对人带来的变化和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晚年,他在寺庙中回顾往昔,思考人生的变迁与自我身份的变化。

诗歌鉴赏:

《书舞阳西寺旧题处》是黄庭坚在寺庙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与自身变化的深刻感悟。首句“万事纷纷日日新”,用极简练的语言道出了世事的多变与快速,仿佛一瞬间,过去的点滴即被淡忘。接下来提到的“当时题壁是前身”,则体现了他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过去的“题壁”成为了他身份的象征。而“寺僧物色来相访”则反映了他在寺庙中受到的关注,暗示着他在文人圈中的地位。最后一句“我似昔人非昔人”更是情感的高潮,表现出他对自身变化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揭示了人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事纷纷日日新:体现生活的多样性与快速变化。
    • 当时题壁是前身: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此留下的痕迹,表明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 寺僧物色来相访:寺中的僧人因好奇而来,反映出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 我似昔人非昔人:自我认同的挣扎,表明内心的失落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人与今人的对比,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隐喻:题壁作为身份的象征,暗示过去的自我。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时间对人的影响,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自身变化的感叹。

意象分析:

  • 万事:代表生活中的各种事务,象征着复杂性。
  • 题壁:象征着记忆与身份的印记。
  • 寺僧:反映出人际关系与社会认同。
  • 昔人:代表过去的自我,与现在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事纷纷日日新”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现状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2. 诗中提到的“题壁”指的是什么?

    • A. 在墙壁上书写的诗文
    • B. 一种古老的书法
    • C. 过往的记忆
  3. “我似昔人非昔人”表达了什么?

    • A. 自我认同的变化
    • B. 对他人的羡慕
    •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探讨人生短暂与及时行乐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与李白对时间的态度,黄庭坚更为沉思,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阮郎归 蓦山溪 鸳鸯 竹间见梅 鸳鸯 夜归曲 闻鸠鸣有感 赏心亭 秋夜宿学 夹竹桃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字旁的字 数白论黄 反文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吃了砒霜药老虎 脉脉无言 俊俏 进贤达能 晓霞妆 黄钟大吕 微结尾的成语 包含钺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中郎 闭门自守 五谷丰稔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