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2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28:56
婆罗门引·挽陈月泉
作者:黄光
归云暮卷,一声狙击起悲风。
霎时杀气摩空,玉树庭阶僵卧,
鹃血染花红。待莺儿啼到,鸷鸟无踪。
纕麑计工。微波托,话难通。
记得豪言系颈,共仰终童。
笙歌未已,竟有人报怨暗弯弓。
蛮舞散枉唱回风。
归来的云在黄昏中卷起,突然传来一声狙击,带来了悲伤的风。
瞬间,杀气在空中弥漫,玉树和庭阶上都僵卧着,
鲜血染红了花朵。等到黄莺啼叫时,猛禽却不见踪影。
我记得那时的豪言壮语,如今却难以再言。
曾经的欢乐尚未结束,竟有人心怀怨恨,暗中拉弓。
蛮族的舞蹈在风中散去,歌声也随之回荡。
作者介绍:黄光,近代诗人,作品风格多样,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其诗作常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婆罗门引·挽陈月泉》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诗作,黄光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开头的“归云暮卷”便营造了一种黄昏时分的孤寂与思念,随后“狙击起悲风”则转瞬引入了悲伤的氛围,似乎预示着某种不可逆转的命运。诗中通过“玉树庭阶僵卧”描绘出一种静止的美,反映出人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鹃血染花红”则用鲜明的色彩对比,表达了生命与死亡之间的交织,令人感受到一种痛苦的美感。随着“待莺儿啼到,鸷鸟无踪”,诗人展现出一种期待与失落的交替,似乎在呼唤着生命中的希望,但又无奈于现实的残酷。
后半部分的“豪言系颈,共仰终童”则展示了对昔日理想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笙歌未已却又有人暗藏怨恨,透出一种无声的怒火与失落。整体来看,诗歌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使其在表达主题时更显深邃,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迷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怀念,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互相交织,共同构建出一种悲伤却又美丽的情感氛围。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归云暮卷”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念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B
填空题:诗中“鹃血染花红”暗示了__与__的关系。 答案:生命,死亡
判断题:诗中“豪言系颈”指的是对理想的怀念。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光的《婆罗门引·挽陈月泉》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但黄光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怀念,而李白则强调对人生的豪放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