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37
青青杨柳,送行人南北东西。
门前征马初嘶。
慢唱阳关一曲,手捧白螺杯。
不愁君远去,但恐归迟。
飘然路歧。
知此意只金徽。
看取双双瓦雀,对对凫鹥。
波心争浴,便朝昏那有断肠时。
怎人生惯见生离。
青青的杨柳在送别行人,南北东西都在依依不舍。
门前的战马刚刚嘶鸣。
我慢慢地唱着《阳关三叠》,手中捧着白螺杯。
不担心你远行,只怕你归得太迟。
飘然的路途分岔。
这种情意,只有金徽才能理解。
看那双双的瓦雀,成对的凫鹥。
波心中争相沐浴,朝昏之间哪有断肠的时刻?
人生总是习惯于生离死别。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其作品多描写人物情感和自然景致,常充满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对离别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随着社会变迁,士人多离乡出仕,离别成了常态。
《婆罗门引》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杨柳摇曳,似乎在为离去的行人送行,情感细腻而真切。诗中提到的“阳关一曲”,更是增添了离别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诗人以酒杯相伴,似乎在借酒消愁,然而内心的担忧却流露无遗。
接下来的描写“飘然路歧”,让人感受到人生路途的迷茫与无奈。金徽作为心灵相知的象征,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情感联结。随后提到的瓦雀和凫鹥,既描绘了自然的和谐,又反映了离别后的孤寂。
最后一句“怎人生惯见生离”,更是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人生总是充满离别,而诗人以此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反映了人们对离别的无奈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首曲子
C. 一个地方
“青青杨柳”象征什么?
A. 离别的伤感
B. 春天的到来
C. 友谊的长久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疏远
B. 依依不舍
C. 漠不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婆罗门引》均描写了离别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而后者则强调了对当下离别的感慨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