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婆罗门引 六月既望,水西小榭纳凉,忆己亥是夕龙树寺旧游。用梦窗韵》

时间: 2025-05-01 01:51:51

诗句

纱巾倦整,绕池风起叠奁冰。

泠泠雨度高城。

帘卷天东娥镜,娟夕素妆成。

奈临醒玉艳,尚妒閒情。

南楼翠层。

记被酒、踏莎行。

未了琴尊短梦,惊散笳声。

鸥边社凉,又拖逗、秋心生半庭。

芳卷墨、自展罗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51

原文展示

婆罗门引
六月既望,水西小榭纳凉,忆己亥是夕龙树寺旧游。用梦窗韵
作者:朱祖谋 〔清代〕

纱巾倦整,绕池风起叠奁冰。泠泠雨度高城。
帘卷天东娥镜,娟夕素妆成。奈临醒玉艳,尚妒閒情。
南楼翠层。记被酒踏莎行。未了琴尊短梦,惊散笳声。
鸥边社凉,又拖逗秋心生半庭。芳卷墨自展罗屏。


白话文翻译

在六月的望日里,我在水西的小亭子里乘凉,想起了己亥年那天晚上在龙树寺的旧游。
我懒懒地整理着纱巾,微风拂过,池水荡漾,像叠起的冰块。
细雨轻轻地洒过高城。帘子卷起,映出天东的月亮,佳人妆容如素,宛如晚霞。
可惜我醒来时,看到那玉艳的女子,她的美丽让我嫉妒这闲适的情景。
南楼的翠色层层叠叠,记得那次酒后踏莎而行。未曾结束的琴音伴着短暂的梦境,让我在惊散的笳声中沉醉。
鸥鸟在凉意中徘徊,秋天的情愫在庭院中悄然滋生。芳香的卷轴在墨香中自展,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情思。


注释

  • 纱巾:轻薄的头巾,常用于女子装扮。
  • 叠奁冰:形容风起时,水面泛起层层波纹,如同叠起的冰块。
  • 天东娥镜:指东边的月亮,娥镜比喻美丽的女子。
  • 玉艳:形容美女的美丽,"玉"指美玉,比喻女子的娇美。
  • 踏莎行:踏青游玩,莎草丛生的地方。
  • 笳声:笳是一种乐器,声响清脆,常用于音乐伴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字梦窗,号沧洲),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抒情,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创作背景
《婆罗门引》创作于夏季,诗人通过对过去游玩的回忆,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幽雅的意境和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婆罗门引》是一首充满夏日气息的词作,诗人在轻松的环境中,借助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对自然美和青春岁月的眷恋。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景致,尤其是水西小亭的清凉和龙树寺的往昔,展示了诗人心中那份悠然自得的情怀。

开篇的“六月既望”便设定了时间的背景,接着通过“纱巾倦整”描绘了女性的慵懒之美,仿佛在夏日的微风中,女子的身影轻柔飘逸。紧接着,"泠泠雨度高城"展示了高城的清新与宁静,仿佛雨水带来的不仅是凉意,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美好爱情的怀念与嫉妒,"尚妒閒情"的表现出诗人在美丽与闲适之间的挣扎,展现了复杂的情感。结尾处,"芳卷墨自展罗屏"则象征着对美好过往的追怀与记录,仿佛在呼唤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词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美好回忆的感伤,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纱巾倦整:描绘出轻柔的纱巾在夏日午后微风中的慵懒状态。
  2. 绕池风起叠奁冰:池水微波荡漾,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3. 泠泠雨度高城:细雨轻洒,让人感受到清新与宁静。
  4. 帘卷天东娥镜:月光透过帘子,映出女子的美丽,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
  5. 奈临醒玉艳:在梦中见到的女子美丽动人,却又因现实而感到嫉妒。
  6. 南楼翠层:南楼的风景如画,令人回忆起美好的过去。
  7. 记被酒踏莎行:提及醉酒后在莎草丛中游玩的情景,流露出对自由和欢愉的向往。
  8. 未了琴尊短梦:琴音未停,梦境已然破碎,象征着短暂的美好。
  9. 鸥边社凉:鸥鸟在水边,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
  10. 芳卷墨自展罗屏:诗人将笔墨用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对过往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娥镜”比喻月亮,形象生动。
  • 拟人:雨声“泠泠”似乎在诉说情感,赋予自然以人性。
  • 对仗:如“帘卷天东娥镜,娟夕素妆成”,对称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浓厚的情感。通过对夏日景致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青春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纱巾:象征着柔美与女性的柔情。
  • 池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琴音:象征着艺术与情感的交融。
  • 芳卷墨:象征着记录与追忆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婆罗门引》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朱祖谋
    C. 杜甫

  2. 诗中“泠泠雨度高城”中的“泠泠”指的是?
    A. 风声
    B. 雨声
    C. 琴声

  3. 诗中提到的“纱巾”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女性的柔美
    C. 秋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朱祖谋的《婆罗门引》均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过往的怀念,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前者多了豪情壮阔,而后者则显得更加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 《朱祖谋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寄嵩岳程光范 惜别 同裴起居厉侍御放朝游曲江 题金州西园九首。松坛 送杜立归蜀 闲居 和太仆田卿酬殷尧藩侍御见寄 送敬法师归福州 杭州官舍偶书 游春十二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通心锦 勾脸 士农工商 怡然自若 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牙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过五关斩六将 鸟字旁的字 死求白赖 遗藏 竖心旁的字 虚左相待 左书右息 繁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