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婆罗门引 重阳与元帅窦子温暨众友东城赏菊即席赋》

时间: 2025-05-02 22:13:36

诗句

浮空霁色,江涵秋影雁初飞。

相逢共绕东篱。

点检樽前见在,人似晓星稀。

对满山红树,叶叶堪题。

大家露顶。

任短发、被风吹。

只恐黄花人貌,不似年时。

杯添野水,更何用、频频望白衣。

沉醉后、携手方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3:36

原文展示

浮空霁色,江涵秋影雁初飞。相逢共绕东篱。点检樽前见在,人似晓星稀。对满山红树,叶叶堪题。大家露顶。任短发被风吹。只恐黄花人貌,不似年时。杯添野水,更何用频频望白衣。沉醉后携手方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日子,天空清朗,江面映照着秋天的影子,雁阵刚刚飞起。朋友们一起在东篱畔相聚,酒杯前的美酒依然在,而人却像清晨的星星一样稀少。面对满山的红叶,令人忍不住想要题字。大家都露出头顶,任短发随风飘荡。只担心黄花映衬着的容貌,已不如往昔。酒杯中加点野水,何必频频向白衣人望去。醉后携手共归,满是欢愉。

注释

  • 浮空霁色:形容天空清朗明亮的样子。
  • 江涵秋影:江水映照着秋天的景色。
  • 东篱:东边的篱笆,古时常用于隐喻隐逸的生活。
  • 点检樽前见在:在酒杯前查看,发现美酒依然在。
  • 人似晓星稀:指朋友相聚的人数稀少。
  • 满山红树:山上满是红色的树叶,象征秋天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俊民,金朝诗人,作品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时,正值秋季,正是赏菊的时节,诗人与友人相聚,感慨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团聚场景。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天色和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相逢共绕东篱”引入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尽管人少,但友情的温度依旧在。诗中对“满山红树”的描绘,不仅突显了秋天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流转与无常。

在“只恐黄花人貌,不似年时”中,诗人流露出对岁月变迁的感慨,黄花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到惋惜。最后,诗人以“沉醉后携手方归”结束,传递出一种洒脱与从容的生活态度,尽管时光飞逝,但友谊和当下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浮空霁色:描绘了一个明净的天空,反映出秋天的高远气息。
    • 江涵秋影:江水与秋天的影子交融,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相逢共绕东篱:朋友团聚的温馨场景,表现出人际关系的珍贵。
    • 人似晓星稀:描绘出人少的孤寂感,与美酒的丰盈形成对照。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晓星”,形象生动。
    • 对仗:如“叶叶堪题”,对称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3.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秋天的欣赏、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成熟、收获和生命的无常。
  • 红树:代表着生命的绚烂与短暂。
  • 黄花:象征着衰老和思念,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空霁色”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A. 阴雨
    B. 清朗
    C. 多云
    D. 风暴

  2. “人似晓星稀”中的“晓星”意指何种状态?
    A. 人多热闹
    B. 人少孤寂
    C. 星星明亮
    D. 宇宙广阔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俊民的诗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所不同,李白更强调豪放与放纵,而李俊民则表现出一种对友谊和生活的珍惜与淡然。

参考资料

  • 《金朝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 感遇二十五首 其四 淮上夜风 落莫 不雨 齐安食蒌蒿根菊茁 杂诗二首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正月八日坐局沽酒 寄陈州朱教授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戎马之地 愻辞 耳纩 牛字旁的字 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概而言 包含蟾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包含散的成语 运掉自如 援笔立就 身做身当 画地作狱 奉天省 风雨连床 包含轴的成语 疋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