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9:19
年年此际,湘江无处吊湘妃。
拓魂不见魂归。
留得一丛花在,雨过湿萤飞。
正魂兮月下,化作芳菲。
遗钿剩脂。不磨灭,自葳蕤。
况是香肌成土,玉骨成灰。
娇红几朵,植根在千载艳尸堆。
休尽望绿瘦红肥。
每年这个时候,湘江边再也没有人吊唁湘妃的身影。
人们的灵魂已无法归来。
只留下这一丛美人蕉,雨后湿润的萤火虫飞舞着。
正当月光下,灵魂化为花香四溢。
遗留下的珠钿和脂粉,永不会磨灭,依然繁荣。
更何况是那香肌化为泥土,玉骨化为灰烬。
娇艳的红花,扎根在千古的美人尸体堆中。
不要再去期待那些瘦绿和丰腴的颜色。
作者介绍:顾随(1895-1984),字仲明,号秋水,江苏无锡人。顾随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学者,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逝去生命的感慨。诗中通过美人蕉象征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这首诗以“湘妃”的传说为引子,表达了对美好生命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以美人蕉的美丽与短暂,映射出人世间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开篇以“年年此际”引入,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氛围,引发读者的思考。
“拓魂不见魂归”一句,传达出灵魂无法回归的无奈与悲伤,仿佛在追忆那些逝去的美好。接着,诗人转向描写美人蕉,雨过后湿润的萤火虫飞舞,生动地展现出生命的延续与美丽的短暂。月光下,灵魂化作芳菲,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诗中最后几句,揭示出生命的终极真谛——美丽终将消逝,但美的印记却永存于世。通过对比“香肌成土,玉骨成灰”,诗人不仅感慨生命的无常,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命的怀念,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美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妃”指的是谁?
“香肌成土,玉骨成灰”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留下的“美人蕉”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