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30
念奴娇(夜寒有感)
作者:赵长卿〔宋代〕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
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
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
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
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
短简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
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坐在炉边,静静地听着瓶中笙声,别有一番天然的韵味。
纸帐和屏风衬托得山景不显庸俗,写出了江南的烟雨迷蒙。
灯光微弱,香灰散落,唯缺梅花的清香。
窗外风飞扬不定,偶尔传来几声颤动窗纸的响声。
我试问夜色已深几何,叫来童子起身查看,月光已爬上东墙。
远处忽然听见征雁的叫声,仿佛带来了音信。
简短的信笺埋在烟雾中,轻薄的蓑衣在雨中发出声响,已经为征船的出发做了准备。
就让他回去吧,故乡江边的鱼一定很美味。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善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通过独坐炉边的情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此时正值冬季,夜晚的寒冷与窗外的风声更增添了他的孤独感。
赵长卿的《念奴娇(夜寒有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渗透,展现了寒夜的静谧与思乡之情。开头几句通过炉边的静坐与音乐的聆听,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而在这种氛围中,诗人却又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对窗外风声和征雁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一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属感的渴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在夜寒中对人生、故乡的深思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与窗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孤独与渴望归属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乐器来营造夜晚的氛围?
A. 琵琶
B. 笙
C. 二胡
诗中提到的窗纸主要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喜悦
“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中的“鱼”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归属感
C. 友谊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