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37:29
应天长 访板桥旧院遗址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絮云翳日,烟柳断肠,羁游怕寻芳路。
徐步青溪,不见春波照窥户。
愁红舞,哀燕语。漫笑我老怀空负。
念佳丽,藉甚当年,忏情无绪。
幽讨向何处。种菜编篱,花鸟竟谁主。
呼起澹心难写,孤悰寄毫素。
留灵琐,邀梦雨。对逝水曼吟千度。
蘸金粉与画前朝,乱丝成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愁苦的旅人,在板桥旧院遗址游览时的心情。云絮遮住了阳光,烟雾缭绕的柳树让人感到伤感,流浪在外的我害怕再去追寻那芬芳的道路。缓步走在青溪边,却不见春水映照窗户。愁苦的红花在舞动,燕子在悲鸣。嘲笑自己年老却怀有空虚的心情。怀念那位美丽的女子,想当年又能做些什么呢?心情忏悔而无绪,幽幽的思念又该向何处去呢?种菜编篱,花鸟到底归谁所有?呼唤起那淡然的心情,却难以用笔写下,孤独的愁苦寄托在这毫素之上。留住那灵动的琐事,邀来梦中的细雨,面对逝去的岁月,我吟唱了千百遍。用金粉蘸着画笔描绘过去的朝代,乱丝成缕,缠绕在心间。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擅长山水、咏怀诗,风格清丽而意蕴深远。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往昔的追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作者游历板桥旧院时,结合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与内心情感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
《应天长 访板桥旧院遗址》是一首充满感伤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几句以“絮云翳日,烟柳断肠”引入,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气氛,表明诗人内心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徐步青溪,不见春波照窥户”表达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渴望,却又发现春水已不再,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流逝。
在后续的描写中,“愁红舞,哀燕语”更是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红花舞动,燕子悲鸣,都是诗人内心愁苦的外化。诗人自嘲“漫笑我老怀空负”,不仅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夹杂着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的“蘸金粉与画前朝,乱丝成缕”则将思绪定格在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惋惜中,既有诗意的柔和,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意象的描写,诗人传达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絮云翳日”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过去的情感是怎样的?
“愁红舞,哀燕语”中的“舞”指的是什么?
答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周岸登的诗更多地聚焦于个人的孤独与对往事的感慨,而屈原则在情感中融入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与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