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2:49
残春曲(禁中口号)
白居易 〔唐代〕
禁苑残莺三四声,
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
闲蹋宫花独自行。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禁苑中残余的黄莺在叫,春光渐渐迟缓,微风轻拂,令人感到淡淡的春愁。夕阳西下,墙阴处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我便悠闲地在宫花间漫步。
白居易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此诗中的“禁苑”暗示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孤独感,表现了他内心的无奈与寂寞。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常常关注民生,表达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晚春时节,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依依惜别之情。白居易在仕途与生活的变迁中,常常感受到孤独与无奈,而此时的春景正是他内心情感的映射。
《残春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余韵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以“残莺”开篇,暗示春天已近尾声,给人以伤感的印象。接着描绘了“景迟风慢”的情景,写尽了春日的慵懒,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诗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
在“日西无事墙阴下”中,墙阴的安静和无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无聊,增加了孤独感。最后一句“闲蹋宫花独自行”,则强调了诗人独自漫步的状态,虽然在花海中游荡,但内心却充满了孤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哀愁和孤独,表现了白居易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清新而细腻,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恰如人生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莺叫声有几声?
诗人在哪个地方独自行走?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