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9:38
原文展示: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
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
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开山寺路的景象,水陆交通频繁,人们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乘坐装满美丽女子的花船。池塘里的芰荷想要遍地生长,桃李树也依然生机盎然。诗人愿意在湖堤上长久居住,感受这份春天的美好。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涉及的“桃李”常用来象征青春与希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和关注民生的内容而闻名。白居易的诗作多以闲适、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常反映时代背景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繁荣、交通便利的景象。重开寺路,意味着宗教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相连,而诗人对春天的珍视,则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武丘寺路》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象和人们生活的诗,展现了唐代繁荣的社会风貌。诗的开头提到“水陆往来频”,便引出了人们的活动与交通的便利,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接着以“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描述了骑马与乘船的美丽场景,体现了人们的富裕与风雅。诗中的“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则用自然意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春天是生命复苏的季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愿望,渴望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长久生活,享受春天的温暖与宁静。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厚的春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富裕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交通方式有哪些?
A. 只提到水路
B. 只提到陆路
C. 水陆皆有
D. 无交通方式
诗人渴望长久居住在哪里?
A. 山上
B. 湖堤上
C. 城市中
D. 寺庙里
“芰荷生欲遍”中“欲遍”是什么意思?
A. 渴望生长到处都是
B. 随处可见
C. 生长缓慢
D. 无法生长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武丘寺路》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春天的讴歌,但杜甫的诗更多体现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白居易则集中在个人的宁静与快乐上,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