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1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11:33
卫公精爽故依然,
陈迹凄凉不记年。
亭远谩传曾起草,
楼高无复见筹边。
新铭初勒风烟上,
旧观都忘岁月迁。
从此南徐矜胜概,美谈留与后生传。
卫公的气度依然清爽,
只是那古老的遗迹显得凄凉,已无人记得经过多少年。
远处的亭子虚传着当年他曾起草的故事,
而高楼之上已再也看不见当年的情景。
新碑铭刻的字迹在风烟中飘荡,
旧观已被岁月的迁移所遗忘。
从此南徐的胜景将被世人传颂,
美好的故事留给后代传承。
卫公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名人,其事迹可能在当时颇具影响力。诗中通过描绘古迹的凄凉与美谈的留存,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对过往的追忆。
曾协,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可能是在曾协游历南徐时,感受到古迹的凋零和时间的流逝而作,旨在表达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同时也寄予对未来的希望。
《卫公堂二首》通过对卫公遗迹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诗中前两句直接描绘卫公的精神状态与古迹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历史的苍凉感。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亭子、楼高等意象,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对比,强调了人们对往事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南徐美好传说的期待与祝愿。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过去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历史观与人生哲学。通过对卫公的追忆,诗人不仅在缅怀历史,也在倡导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卫公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彰显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卫公在诗中被描绘为:
A. 精神饱满
B. 失去魅力
C. 忘记过去
D. 只在虚构中存在
诗中提到的“亭远”主要指:
A. 亭子的美丽
B. 亭子的虚传
C. 亭子的历史
D. 亭子的孤独
诗的主题是:
A. 对历史的遗忘
B. 对未来的无望
C. 对文化的传承与怀念
D. 对个人经历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