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25
登绮霞亭
王秬 〔宋代〕
危亭临霁景,
金碧迥纷纷。
天映中原气,
山横万古云。
夕阳寒未敛,
孤鹜远犹闻。
俯仰怀前哲,
清樽为苾芬。
这首诗描写了一座高耸的亭子,亭子临近雨后的美丽景致,金色和碧色交错而显得分外鲜艳。天空映照出中原的气度,山峦则横亘着万古的云彩。夕阳的寒光尚未完全收敛,远处孤独的野鸭声依稀可闻。诗人俯首仰望,怀念那些前贤智者,举杯畅饮,享受这清酒的芬芳。
本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前哲”可以理解为对历史上贤人志士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秬,字仲坚,号乐天,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登绮霞亭》创作于诗人游览绮霞亭之际,意在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历史哲人的思考。
《登绮霞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通过“危亭临霁景”设定了一种高远的视角,令人在视觉上感受到亭子与景色的交融,表现出诗人对美景的赞叹。“金碧迥纷纷”则通过色彩的描写,强调了雨后景色的丰盈和绚丽。接下来的“天映中原气”让人联想到广阔的中原大地,暗示了诗人的胸怀与志向。
在夕阳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夕阳寒未敛”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孤鹜的鸣叫声让人联想起生活的孤寂,诗人此时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的感受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俯仰怀前哲,清樽为苾芬”则将情感升华,表达了对历史智者的敬仰及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透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历史智者的敬仰,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哲思,展现了深邃的生命感悟。
《登绮霞亭》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秬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夕阳寒未敛”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金碧迥纷纷”描写的是哪种景象?
a) 黑暗
b) 色彩斑斓
c) 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