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23
洞霄山隐斋
作者: 闻九成 〔宋代〕
馀杭之西天柱峰,下有石洞蟠苍龙。
斋居无尘山四合,仙人宴坐空翠中。
夜扪北斗罡气接,晨吸东日精光通。
醉凌高风驾白鹤,笑视黄庭驱玉童。
人间自有赤松子,方外或友洪崖公。
丹泉吹阴晓雾碧,野果变色秋山红。
献酬且尽琉璃钟,谈笑便是蓬莱宫。
肯如金粟衰病翁,散花丈室谈虚空。
这首诗描绘了位于余杭西部的天柱峰,山下有个石洞,像蟠绕的苍龙。诗人居住在无尘的山中,四周环绕着山峰,仿佛仙人在空翠的环境中聚会。夜晚时,他摸着北斗星的罡气,清晨吸取东方阳光的精华。醉意朦胧中,他驾着白鹤飞翔,笑着看向黄庭,驱赶玉童(传说中的神仙)。人间有赤松子这样的隐士,远方也有洪崖公这样的朋友。丹泉在晨雾中泛着碧色,野果在秋山中变得红艳。举杯畅饮,欢笑之间便是蓬莱的宫殿。他不愿意像金粟的病翁那样衰老,宁愿在散花的茅屋中谈论虚无和空灵。
作者介绍:闻九成,宋代诗人,生平多隐居于山林,作品多描绘自然和隐士生活。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隐居生活期间,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洞霄山隐斋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珍视。
《洞霄山隐斋》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与向往。诗中的自然景色如天柱峰、石洞、丹泉等都充满了灵动的生命力,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北斗和清晨的东日,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哲学思考。
诗中“醉凌高风驾白鹤”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他醉心于自然的高风,驾鹤而行,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而“笑视黄庭驱玉童”则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最后,诗人以“献酬且尽琉璃钟”的场景,表达了与友人共饮欢笑的洒脱,展示了隐居者的自在与洒脱。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描写,还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赞美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隐居的地方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隐士有哪些?
诗中“醉凌高风驾白鹤”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