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韩仲子并讯其弟季子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2:40:49

诗句

令弟先君往,伊予实叹嗟。

窜身还故里,避世入山家。

斜日秦城柳,繁烟渭曲花。

岂知燕地客,骑马日风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0:49

原文展示

送韩仲子并讯其弟季子二首 其二
作者:何景明

令弟先君往,伊予实叹嗟。
窜身还故里,避世入山家。
斜日秦城柳,繁烟渭曲花。
岂知燕地客,骑马日风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最小的弟弟已去世,我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他隐居于故乡,逃避世俗的纷扰,回到山中的家园。
斜阳照射着秦城的柳树,浓烟笼罩着渭水边的花朵。
怎能知道在燕地的游子,骑马在风沙中度日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令弟:指的是作者的弟弟。
  • 先君:指作者已故的父亲或长辈。
  • 窜身:隐退、避世的意思。
  • 故里:出生或长大地方。
  • 斜日:夕阳,指西下的太阳。
  • 秦城:指古代的秦国都城。
  • 渭曲:渭河的曲折河道。
  • 燕地:指燕国,是古代的一个地区,今河北一带。
  • 骑马:骑在马背上,象征旅行或奔波。
  • 风沙:比喻环境恶劣,艰难的生活。

典故解析:
“秦城柳”和“渭曲花”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向往。燕地客则暗示了身处异地的孤独与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录,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知名。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何景明对家族的思念与对社会的逃避心态之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动荡和诗人个人的内心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乡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前两句直接点出“令弟”的离世,情感真挚而沉重。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故乡景色的描绘,斜日、柳树、繁烟、花朵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身处异地的艰辛,骑马于风沙之中,暗示了生活的困苦与孤独。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亲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令弟先君往,伊予实叹嗟:表达了对弟弟去世的惋惜和痛苦。
  • 窜身还故里,避世入山家:描述弟弟选择隐居,逃避世俗生活的决心。
  • 斜日秦城柳,繁烟渭曲花:描绘了故乡的美丽景色,传达了对故乡的眷恋。
  • 岂知燕地客,骑马日风沙:反映了身处异地的游子所经历的艰辛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柳、花、风沙等自然意象交替出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亲人离去的哀思与对故乡自然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隐逸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情与思念。
  • :代表美好与纯真。
  • 风沙: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 斜日: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令弟”指的是谁?
    A) 朋友
    B) 弟弟
    C) 父亲

  2. “斜日秦城柳”中的“斜日”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A) 正午
    B) 早晨
    C) 傍晚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乡的眷恋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战斗的渴望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中对故乡的思念相似,何景明在此诗中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两首诗虽风格不同,但同样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何景明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国子徐博士之沣州 送高先驱辈南归 送冯中允使蜀 送表侄达师归鄱阳 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 柳枝辞十二首 柳枝词十首 景阳台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燕幕自安 枝离 音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实与有力 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鲠讦 餐风露宿 鼠字旁的字 仙液琼浆 好了疮疤忘了痛 由不得 无忧王 篁竹 尣字旁的字 包含蔽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