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

时间: 2025-05-02 04:58:35

诗句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

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8:35

原文展示

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 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白话文翻译

从前跟随在岐阳打猎,头戴簪缨,身着翠微。 十年来,这场景常在梦中出现,今天我送师父归去。 曳尾的乌龟应当快乐,乘轩的鹤徒然肥硕。 怀着深情题写小篆,将要挂在那岩扉之上。

注释

  • 岐阳狩:指在岐阳的狩猎活动,岐阳是古代地名,今陕西岐山县。
  •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员。
  • 翠微:指山色青翠,这里代指山林。
  • 曳尾龟:比喻隐居不仕的人。
  • 乘轩鹤:比喻高官显贵。
  • 小篆:古代的一种字体,这里指书法作品。
  • 岩扉:山岩上的门户,指隐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早年仕于南唐,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含蓄著称,书法亦有很高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为送别一位名叫明道的人归隐西林而作。明道请求徐铉为其隐居的院落题写匾额,徐铉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回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淡漠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回忆过去的荣耀,颔联转入现实的送别,颈联通过“曳尾龟”与“乘轩鹤”的对比,暗示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则以题写小篆的动作,寄托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
    • 回忆过去在岐阳的狩猎,头戴簪缨,身着翠微,展现了过去的荣耀。
  2. 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
    • 十年来,这场景常在梦中出现,今天我送师父归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转变。
  3.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 曳尾的乌龟应当快乐,乘轩的鹤徒然肥硕,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4.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 怀着深情题写小篆,将要挂在那岩扉之上,寄托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祝福。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曳尾龟”与“乘轩鹤”的对比,突出了隐居与官场的不同生活状态。
  • 拟人:将乌龟和鹤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淡漠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簪缨:象征过去的官场生涯。
  • 翠微:象征山林的宁静。
  • 曳尾龟:象征隐居的快乐。
  • 乘轩鹤:象征官场的虚荣。
  • 小篆:象征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曳尾龟”象征什么?

    • A. 隐居的快乐
    • B. 官场的虚荣
    • C. 文化的传承
    • D. 时间的流逝
  2. 诗中的“乘轩鹤”象征什么?

    • A. 隐居的快乐
    • B. 官场的虚荣
    • C. 文化的传承
    • D. 时间的流逝
  3. 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官场生涯的淡漠
    •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C. 对友人的祝福
    • D. 对过去的回忆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归园田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徐铉的《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徐铉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徐铉诗集》

相关查询

兰陵舟中口号 吊都督汤贞悯公和杨西华作 其二 吊都督汤贞悯公和杨西华作 其一 夏初临 题西湖饯春图 赠卢夫人 寄远 维扬晓发 落花八首 其七 落花八首 其六 落花八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团团转 儿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豪淘 玩好 穴宝盖的字 狗猛酒酸 团转 尢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茅屋草舍 包含山的词语有哪些 认鸡作凤 刊物 作辍无常 泼毛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