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6:04
原文展示:
大散岭 罗邺 〔唐代〕 过往长逢日色稀,雪花如掌扑行衣。 岭头却望人来处,特地身疑是鸟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条路上,阳光稀少,常常遇到的是稀薄的日光,雪花像手掌一样扑打在行人的衣服上。站在山顶回头望去,来时的路,让人特别怀疑自己是否像鸟儿一样飞翔过来。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自然景色和旅途感受为主,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行经大散岭时所作,通过描绘山岭的荒凉和雪花的密集,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过往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行人在大散岭上的所见所感。首句“过往长逢日色稀”即点出了山岭的荒凉,阳光稀少,给人一种孤寂感。次句“雪花如掌扑行衣”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密集和寒冷,增强了旅途的艰辛感。后两句“岭头却望人来处,特地身疑是鸟飞”则表达了诗人站在山顶回望来路的感慨,仿佛自己像是飞翔过来的鸟儿,这种感觉既是对旅途的回忆,也是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雪花如掌”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孤独 B. 自由 C. 恐惧 D. 悲伤
诗中“过往长逢日色稀”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阳光明媚 B. 阴雨连绵 C. 荒凉的山岭 D. 繁华的市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