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7:08
夏晚望嵩亭有怀 罗邺 〔唐代〕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我正感慨云水与我的心意相违,湖上的亭子高高对着翠绿的山峦。 整日里不妨倚栏远望,但整年下来未必能有家可归。 青蝉渐渐靠近幽深的丛林鸣叫,白鸟不时穿过夕阳的余晖飞翔。 这个地方又让我感到忧愁,无法找到安身之处,一根钓竿又能依附何处呢?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傍晚,站在湖边亭子上远望时的所思所感。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归家的渴望。
这首诗以夏日傍晚的湖边亭子为背景,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漂泊无依的孤独和对家的深切思念。诗中“正怜云水与心违”一句,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内心的无奈相冲突的情感。“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漂泊无依的感受。后两句通过对青蝉和白鸟的描绘,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感和画面感,同时也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处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典型的唐代抒情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内心的无奈相冲突的情感,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家的深切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翠微”指的是什么? A. 青翠的山色 B. 翠绿的水色 C. 翠绿的草地 D. 翠绿的树木
诗中“一竿何处是因依”中的“一竿”比喻什么? A. 钓鱼竿 B. 竹竿 C. 旗竿 D. 船竿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B. 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C. 对家的深切思念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