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9:13
原文展示:
岁晚仍湖路,客中还病身。 似闻今大熟,那故独长贫。 方朔一囊栗,季鹰千里莼。 扁舟固高蹈,金马亦沉沦。
白话文翻译:
年底还在湖边路上行走,作为客人身体还带着病痛。 听说今年收成很好,但我依然独自贫困。 像方朔那样只带着一袋栗子,像季鹰那样远行千里只为莼菜。 驾着小船固然是高洁的行为,但在金马这样的地方也会沉沦。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084-1143),字子固,号简斋,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晚年之作,当时他身体欠佳,仍在湖边行走,感叹自己虽听说今年丰收,但自己依然贫困。诗中通过方朔和季鹰的典故,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岁晚仍湖路,客中还病身”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而“似闻今大熟,那故独长贫”则对比了丰收与贫困,突出了作者的困境。通过方朔和季鹰的典故,作者表达了对清贫自守和高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官场沉沦的批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对比丰收与贫困,以及使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作者表达了对清贫自守和高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官场沉沦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方朔一囊栗”中的“方朔”指的是谁? A. 东方朔 B. 季鹰 C. 赵蕃 D. 李白
诗中“季鹰千里莼”中的“季鹰”是为了什么而千里跋涉? A. 寻找莼菜 B. 寻找栗子 C. 寻找朋友 D. 寻找官职
诗中“扁舟固高蹈,金马亦沉沦”中的“扁舟”象征什么? A. 高洁的生活 B. 贫困的生活 C. 官场的生活 D. 孤独的生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