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0:30:15

诗句

家住青源下,宜春起作州。

风声故习熟,治政得优游。

意见宁当出,江山自足留。

端能不嫌客,准拟系归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0:15

原文展示: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家住青源下,宜春起作州。 风声故习熟,治政得优游。 意见宁当出,江山自足留。 端能不嫌客,准拟系归舟。

白话文翻译:

我住在青源之下,宜春之地,如今你将前往州府任职。 你的风声和治理经验早已为人熟知,处理政务定能游刃有余。 虽然你的意见可能不会轻易表达,但这里的江山美景足以让你留恋。 希望你不要嫌弃我这个客人,我准备好了系舟,随时准备归来。

注释:

  • 青源: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的家乡。
  • 宜春:地名,今江西省宜春市。
  • 作州:指担任州官。
  • 风声:指名声、声誉。
  • 治政:治理政务。
  • 优游: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 意见:指个人的见解或主张。
  • 江山:指自然景观,也喻指国家或地方。
  • 端能:确实能够。
  • 准拟:准备。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赵蕃送别友人周袁州赴任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治理能力的信任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寄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周袁州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赴任的祝福。首两句交代了作者的居住地和友人的新职务,中间两句赞扬了友人的治理能力和声誉,末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再次相聚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体现了宋代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仕途的淡泊。

诗词解析:

  • 首句“家住青源下,宜春起作州”,点明了作者的居住地和友人的新职务,为全诗的背景设定。
  • 次句“风声故习熟,治政得优游”,赞扬了友人的名声和治理能力,预祝其在新职位上能够游刃有余。
  • 第三句“意见宁当出,江山自足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理解,认为友人不会轻易表达个人意见,但江山美景足以让友人留恋。
  • 末句“端能不嫌客,准拟系归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希望友人不要嫌弃自己,自己已经准备好随时归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声故习熟,治政得优游”中的“风声”与“治政”,“故习熟”与“得优游”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比喻:如“江山自足留”中的“江山”比喻为美好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祝福,通过送别友人赴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 青源:象征着作者的家乡,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
  • 宜春:象征着友人的新职务,也是作者对友人的祝福。
  • 江山:象征着美好的地方,也是作者对友人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青源”是指什么? A. 作者的家乡 B. 友人的家乡 C. 一个地名 答案:A

  2. 诗中的“宜春”是指什么? A. 作者的家乡 B. 友人的新职务 C. 一个地名 答案:C

  3. 诗中的“风声故习熟”是指什么? A. 友人的名声 B. 作者的名声 C. 一个地名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 杜甫的《送友人》: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起观月 次张仲和春日漫兴 东丘兰若见枇杷 游云岩值雨 戏和徐七见寄卧闻邻槽酒声之作 吴中亲旧远寄新酒(二首) 题朱氏梅雪轩 寄题安庆城楼 次韵过建平县 谒张中丞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树德务滋 重拜 一倡三叹 天行时气 皮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难结尾的成语 反文旁的字 逾墙钻隙 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容寛 包含霸的成语 首字旁的字 尽日穷夜 鳖石 财訾 无愧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