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25
红梅
作者: 刘嗣庆 〔宋代〕
瞥眼繁华处处空,
寒林独透一枝红。
入时姿态人争羡,
清韵须知冰雪同。
这首诗表达了在繁华的景象中,实际上很多都是空虚的,只有在寒冷的树林中,独自绽放出一枝红梅。红梅的姿态在这个时候让人艳羡,但它的清雅韵味却是与冰雪的冷酷相伴而生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红梅”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韧与美丽,常与严冬的冰雪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作者介绍: 刘嗣庆,字文质,号青原,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写作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展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红梅在寒冬中的独特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这首《红梅》通过描写梅花在寒冬中的盛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深邃的哲理。作者用“瞥眼繁华处处空”开篇,暗示了世间的繁华往往是表面的,内里却是空洞无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寒林独透一枝红”,梅花的坚韧与独特的美丽让人在冰冷的环境中感受到一丝温暖。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独特,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真正值得珍视的,往往是那些孤傲而坚韧的存在。
“入时姿态人争羡”,诗人提到梅花的高雅姿态引人羡慕,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最后一句“清韵须知冰雪同”则提醒我们,美的背后往往伴随着艰难与孤独,梅花的清韵不仅源于它的美丽,也源于它经历的严寒与考验。这种哲理的深度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丽,更引发读者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在繁华背后寻找真实与坚韧的思想,强调了美的背后常常有艰难与孤独的伴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寒林”主要象征什么?
填空题: 诗中“入时姿态人争羡”指的是__。
判断题: 诗中红梅的美丽与冰雪无关。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