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35
游昭庆寺
招提徐步已身轻,
礼懺僧忙不出迎。
侧殿挂灯窥塑像,
小廊流水爱经声。
心安久矣空尘想,
梦异当年记宿生。
目送绕门山更好,
肯閒何处不堪行。
在寺庙中慢慢走着,感觉身心轻松,
礼佛的僧人忙得不可开交,没时间来迎接我。
侧殿中灯笼高挂,我透过窗户窥视着塑像,
小走廊里流水潺潺,伴随着诵经的声音。
心中安宁已久,尘世的杂念早已消散,
梦境与往日的宿生记忆截然不同。
目送着山围绕着寺庙,景色更加美好,
在这闲适的地方,何处不适合漫步呢?
诗中提及的“礼懺”与佛教中的忏悔仪式有关,表示对过往错误的反省与悔恨。诗人在游览昭庆寺时,经历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体现了对佛教的尊重和信仰。
作者介绍: 张镃,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昭庆寺时,可能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反思,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昭庆寺的游历体验及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轻松的步伐与寺庙内的忙碌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喧嚣。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景象,灯光、塑像、流水声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安详的氛围。诗人心中早已远离尘世烦恼,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与回忆中。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周围山水的赞美,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在这幅心灵的画卷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传达出一种“游而忘返”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如忙碌的僧人与轻松的诗人)、意象(如“流水”、“灯光”)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礼懺”是指什么?
A. 拜佛的仪式
B. 读书的习惯
C. 休息的方式
答案: A
诗人如何描述寺庙的氛围?
A. 热闹喧嚣
B. 宁静安详
C. 阴森可怕
答案: B
“心安久矣空尘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宁静
C. 愤怒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