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鸣梭》

时间: 2025-04-26 07:24:29

诗句

蜀江江畔见娇娥。

盘云堆髻螺。

莫愁无恙,又几番、花下许经过。

暗记同车欢笑,娭视转流波。

佳景蹉跎。

岁华惊掷梭。

北鸿南燕信音讹。

思君双鬓皤。

玉珰缄恨,问伊那回避,两如何。

漫赋求皇新操,良夜醉颜酡。

琴里传歌。

试声犹未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29

原文展示:

鸣梭
作者: 汪东 〔清代〕

蜀江江畔见娇娥。
盘云堆髻螺。
莫愁无恙,又几番花下许经过。
暗记同车欢笑,娭视转流波。
佳景蹉跎。
岁华惊掷梭。
北鸿南燕信音讹。
思君双鬓皤。
玉珰缄恨,问伊那回避,两如何。
漫赋求皇新操,良夜醉颜酡。
琴里传歌。
试声犹未和。

白话文翻译:

在蜀江边上,我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女子。
她的头发如同盘旋的云朵,髻发如同螺旋。
别担心身体安好,几次在花下经过。
我暗自记起同车时的欢笑,
她的目光如同流动的波浪。
美好的景致让我感到光阴的蹉跎。
岁月如梭,转瞬即逝。
北方的鸿雁和南方的燕子,音信都错乱。
思念着你,双鬓已白。
玉珰隐藏着我的怨恨,问她为何避开,我该如何面对?
漫无目的地写下新的曲子,夜晚醉得脸色红润。
琴声中传来歌声,
然而试音时却依旧不和谐。

注释:

  • 娇娥:指美丽的女子。
  • 盘云堆髻螺:形容女子的发型,像云彩一样盘旋,像螺一样精巧。
  • 无恙:没有问题,身体健康。
  • 蹉跎:指光阴的流逝,时间的浪费。
  • 信音讹:音信错乱,传递的信息不准确或不真。
  • 玉珰:指耳环,这里象征着情感的牵挂与怨恨。
  • 良夜醉颜酡:指美好的夜晚,因饮酒而脸色酡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风格多样,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蜀江的美丽景色及诗人与女子的情感纠葛是其灵感来源,反映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鸣梭》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诗作,汪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蜀江边的美丽景色和对美丽女子的思念。诗中,“娇娥”不仅是女子的美丽象征,也是诗人心中理想爱情的具象化。诗歌前半部分以“蜀江江畔见娇娥”开篇,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紧接着通过对女子发型的描写,展现了她的优雅和独特之处,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回忆与这位女子共同度过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佳景蹉跎”一句,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叹,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思念的主题,“北鸿南燕信音讹”生动地表现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与音信的不确定。而“思君双鬓皤”则深刻地揭示了岁月带来的变化,思念与年华交织在一起。最后,诗人以“琴里传歌”结束,象征着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与期望,尽管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距离,但内心的情感依旧在歌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江江畔见娇娥”:描绘了蜀江的美丽景色以及与之相关的美好情感。
  • “盘云堆髻螺”:形象地描述了女子的发型,突显其美丽与精致。
  • “莫愁无恙,又几番花下许经过”:表达了对她的关心与思念,同时暗示了与她的相遇并不常见。
  • “暗记同车欢笑,娭视转流波”:回忆与她的快乐时光,通过“流波”意象,传达时间的流逝。
  • “佳景蹉跎,岁华惊掷梭”:感叹岁月的无情与时光的宝贵。
  • “北鸿南燕信音讹”:表达思念的无奈与音信的错乱。
  • “思君双鬓皤”:感慨时光流逝,思念使双鬓渐白。
  • “玉珰缄恨,问伊那回避,两如何”:内心的挣扎与对爱情的困惑。
  • “漫赋求皇新操,良夜醉颜酡”:在美好的夜晚,醉于思绪与情感之中。
  • “琴里传歌,试声犹未和”:尽管琴声依旧,但内心的情感仍未能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女子的发型比喻为“盘云”,形象生动。
  • 拟人:流波“娭视”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北鸿南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人通过蜀江的景色与对女子的思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江:象征美丽的自然和青春的回忆。
  • 娇娥:象征理想中的爱情与美。
  • 流波: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
  • 玉珰:象征情感的纠葛与内心的怨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娇娥”指的是: A. 美丽的女子
    B. 一朵花
    C. 一条江

  2. “岁华惊掷梭”意指: A. 年龄增长
    B. 时光飞逝
    C. 美好景色

  3. 诗中提到的“南燕”代表: A. 一个地方
    B. 远方的信使
    C. 一种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汪东的《鸣梭》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强调女性的柔情与细腻,而汪东则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思念的复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文选》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登河北城楼作 早春行 田园乐七首·其七 酬郭给事 戏题盘石 红牡丹 伊州歌 送邢桂州 田园乐七首·其五 秋夜独坐 / 冬夜书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亠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包含闷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减薪 出纳之吝 行词告状 人满之患 湖结尾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委国 一鞍一马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嚼念 假人辞色 压山探海 卝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