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0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04:39
招提远占一牛鸣,
阻绝干戈得暂经。
梦境了知非有实,
醉乡不入自常醒。
楼台近水涵明鉴,
草树连空写素屏。
物象自堪供客眼,
未须觅句户长扃。
在遥远的寺庙里,传来一声牛鸣,
远离战争,得以安宁地度过时光。
梦中醒悟,知道那些都不是真实的,
在酒乡中不曾迷失,始终保持清醒。
楼台靠近水边,映照出明亮的倒影,
草木与天空相连,勾勒出素雅的屏风。
眼前的事物已经足够供客人欣赏,
无需再去寻求那扇长久关闭的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干戈”与“梦境”等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伯之,号惭愧,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官府。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作品常透出一股淡泊明志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借助寺庙的清幽环境,表现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及对战争的厌倦,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寺居》是一首展现诗人内心追求宁静与安逸的作品。开篇描绘了寺庙的遥远和牛鸣的声音,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在“阻绝干戈得暂经”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排斥与向往和平的心情。梦境与醉乡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与虚幻的深刻思考,他意识到梦境中的美好并不真实,而在醉乡中仍能保持清醒,是一种超然的智慧。
后半部分的自然描写,通过“楼台近水涵明鉴”展现了宁静的生活场景,水面的清澈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楼台的美丽。而“草树连空写素屏”则通过草木与天空的连接,描绘出一种和谐美好、质朴素雅的环境,令人心生向往。最后两句则强调了自然之美的充足,提醒人们不必再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眼前的景象已经足够动人。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境、恬淡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沉思与自省,彰显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对动荡现实的反思,强调在纷乱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阻绝干戈”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梦境了知非有实”表达了诗人对_____的认识。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环境是喧嚣的都市。(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