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1:40
岸花著雨晚鲜鲜,老眼怕开真自怜。树底鸣鸠来说法,会人意处有因缘。
岸边的花朵在雨后显得格外鲜艳,年老的眼睛害怕睁开,真是自怜。树下鸣叫的鸠鸟仿佛在说法,能理解人的心意处,是因为有因缘。
吴则礼(生卒年不详),字子充,号鹤林,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雨后的傍晚,看到岸边花朵和树下鸠鸟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后的傍晚,诗人散步至岸边,看到被雨水滋润的花朵和树下鸣叫的鸠鸟,触景生情,感慨人生。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雨后岸边的景象,通过“岸花著雨晚鲜鲜”和“树底鸣鸠来说法”两个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老眼怕开真自怜”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无奈,也透露出一种自我怜悯的情感。而“会人意处有因缘”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认为万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有着不可言说的默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雨后岸边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诗中的“岸花著雨晚鲜鲜”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雨后的花朵 B. 晴天的花朵 C. 夜晚的花朵 D. 早晨的花朵
诗中的“老眼怕开真自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无奈 D. 愤怒
诗中的“树底鸣鸠来说法”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会人意处有因缘”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人与自然的对立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人与自然的分离 D. 人与自然的竞争
答案:1. A 2. C 3. B 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