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4:59
原文展示:
次寄绿莎翁韵 吴则礼 〔宋代〕
剧谈要且置,尘尾宁用长。 从来一大事,吾曹可称量。 世上有何好,投身净名坊。 老夫百不如,摩腹鱼稻乡。 缅怀眼中人,跛跛岂易忘。 尚欲投羽扇,无心问糟床。 端笑说拍浮,畴昔取腐肠。
白话文翻译:
激烈的讨论暂且放下,尘尾何必用得那么长。 自古以来有一件大事,我们这些人可以称量。 世上有什么好的,投身到清净的名坊。 老夫我百事不如人,只能在鱼稻之乡抚摸着肚子。 怀念眼中的朋友,跛脚的形象怎能轻易忘怀。 还想要投掷羽扇,却无心去问酒糟床。 端坐着笑着说起漂浮不定的生活,从前也曾追求过腐朽的肠子。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追求清高、闲适生活的文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吴则礼在追求清高生活的同时,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剧谈要且置”一句,表明诗人希望放下世俗的争论,追求内心的宁静。“投身净名坊”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名声的向往。后文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和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剧谈要且置”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积极参与讨论 B. 希望放下激烈的讨论 C. 对讨论不感兴趣 答案:B
“投身净名坊”中的“净名坊”象征什么? A. 清净的名声之地 B. 繁华的市集 C. 贫困的乡村 答案:A
诗中“摩腹鱼稻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积极进取 B. 闲适自在 C. 悲观厌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