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淙山观雨》

时间: 2025-04-26 03:39:17

诗句

与客同登万仞崖,蔽天风雨蓦然来。

六丁白昼诛炎魃,百怪苍渊起蛰雷。

毒蟒喷时林尽黑,怒龙裂处石中开。

吾生不及观河决,得赋斯游亦壮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7

原文展示

与客同登万仞崖,蔽天风雨蓦然来。
六丁白昼诛炎魃,百怪苍渊起蛰雷。
毒蟒喷时林尽黑,怒龙裂处石中开。
吾生不及观河决,得赋斯游亦壮哉。

白话文翻译

我与朋友一同登上高耸入云的悬崖,突然间,遮蔽天空的风雨降临。
白昼时分,六位天神驱逐着炎热的妖邪,苍渊中响起了蛰伏已久的雷声。
毒蛇喷吐之间,林间瞬间变得漆黑,愤怒的龙在石缝中肆意破裂。
我这一生未能亲眼目睹河流决口的壮观,但能在此游览也已感到无比壮丽。

注释

  • 万仞崖:形容悬崖的高峻,万仞是极高的意思。
  • :遮蔽,遮挡。
  • 六丁:传说中的神灵,能够驱邪避灾。
  • 炎魃:指炎热的妖邪。
  • 苍渊:深邃的水域,指代深不可测的地方。
  • 蛰雷:蛰伏的雷声,形容雷声的突然响起。
  • 毒蟒:指有毒的蛇。
  • 怒龙:形容愤怒的龙,象征强大的自然力量。
  • 河决:指河水决口,产生洪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骥,号天池,晚号竹溪居士,南宋诗人。其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以山水、风雨为题材,展现出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西淙山观雨》写作于南宋时期,诗人游玩于西淙山时,突遇风雨,由此而发。诗中融入了对于自然现象的惊叹,以及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淙山观雨》是一首充满气势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雨的壮丽景象,以及自身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情怀。开头两句“与客同登万仞崖,蔽天风雨蓦然来”,直接引入了自然景象的突变,表现了风雨来临时的震撼与不可预测。接下来的“六丁白昼诛炎魃,百怪苍渊起蛰雷”,则通过神话中的六丁和自然界的雷声,传达出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感。

“毒蟒喷时林尽黑,怒龙裂处石中开”描绘了风雨交加时的恐怖与壮观,毒蟒和怒龙的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得自然力量的人格化,仿佛在与人类的生存搏斗。最后一句“吾生不及观河决,得赋斯游亦壮哉”,更是将个人的生命经历与自然融合,尽管未能亲历河流决口的壮观,但能在此游览亦感到无比的壮丽,深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与客同登万仞崖:与朋友一同攀登高崖,表现出一种友好的互动与共同探索的精神。
  2. 蔽天风雨蓦然来:风雨突然袭来,营造出一种紧张与惊奇的氛围。
  3. 六丁白昼诛炎魃:用神话中的六丁来象征驱除邪恶的力量,表现出与自然妖邪斗争的决心。
  4. 百怪苍渊起蛰雷:苍渊中响起雷声,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5. 毒蟒喷时林尽黑:毒蛇的出现使得树林瞬间变得黑暗,暗示着危险的来临。
  6. 怒龙裂处石中开:愤怒的龙在石缝中破裂,彰显着自然的愤怒与力量。
  7. 吾生不及观河决:表达了对未能亲历壮丽景象的遗憾。
  8. 得赋斯游亦壮哉:尽管未能亲历,但游览此地仍感到壮丽,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毒蟒”和“怒龙”,以动物形象来表现自然的力量。
  • 拟人:自然现象被赋予人的情感,如“怒龙裂处”表现了自然的愤怒。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同时也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 万仞崖: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壮丽与险峻。
  • 风雨:变化莫测的自然力量,代表生命中的挑战与困境。
  • 六丁:文化中的神秘力量,象征对邪恶的驱逐。
  • 毒蟒与怒龙:自然威力的具象化,传达出一种恐惧与敬畏。
  • 河决:象征生命中的壮阔与不可预知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丁”指的是哪种力量? A. 驱邪的神灵
    B. 自然的力量
    C. 人的智慧

  2. “吾生不及观河决”中的“河决”指的是什么? A. 河水决口
    B. 河流的平静
    C. 河岸的风光

  3. 整首诗的基调如何? A. 消极
    B. 中立
    C. 积极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于人的思绪与历史的沉淀。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人生的忧伤与时光的流逝。

这些作品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值得深入阅读和比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杜监簿 秋热 其二 农谣 书客星阁 次韵红蕉 寄别参政 梦寻梅 清平乐 飞卿携去腊书见过中有诗次韵 次韵季共蓬斋新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敏于事,慎于言 往日 糸字旁的字 包含炳的词语有哪些 有心有意 扬清抑浊 隹字旁的字 临难不避 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追风蹑影 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楫师 情深友于 深中笃行 束理 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