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7
与客同登万仞崖,蔽天风雨蓦然来。
六丁白昼诛炎魃,百怪苍渊起蛰雷。
毒蟒喷时林尽黑,怒龙裂处石中开。
吾生不及观河决,得赋斯游亦壮哉。
我与朋友一同登上高耸入云的悬崖,突然间,遮蔽天空的风雨降临。
白昼时分,六位天神驱逐着炎热的妖邪,苍渊中响起了蛰伏已久的雷声。
毒蛇喷吐之间,林间瞬间变得漆黑,愤怒的龙在石缝中肆意破裂。
我这一生未能亲眼目睹河流决口的壮观,但能在此游览也已感到无比壮丽。
刘克庄(1187-1269),字子骥,号天池,晚号竹溪居士,南宋诗人。其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以山水、风雨为题材,展现出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西淙山观雨》写作于南宋时期,诗人游玩于西淙山时,突遇风雨,由此而发。诗中融入了对于自然现象的惊叹,以及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感慨。
《西淙山观雨》是一首充满气势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雨的壮丽景象,以及自身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情怀。开头两句“与客同登万仞崖,蔽天风雨蓦然来”,直接引入了自然景象的突变,表现了风雨来临时的震撼与不可预测。接下来的“六丁白昼诛炎魃,百怪苍渊起蛰雷”,则通过神话中的六丁和自然界的雷声,传达出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感。
“毒蟒喷时林尽黑,怒龙裂处石中开”描绘了风雨交加时的恐怖与壮观,毒蟒和怒龙的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得自然力量的人格化,仿佛在与人类的生存搏斗。最后一句“吾生不及观河决,得赋斯游亦壮哉”,更是将个人的生命经历与自然融合,尽管未能亲历河流决口的壮观,但能在此游览亦感到无比的壮丽,深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同时也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提到的“六丁”指的是哪种力量?
A. 驱邪的神灵
B. 自然的力量
C. 人的智慧
“吾生不及观河决”中的“河决”指的是什么?
A. 河水决口
B. 河流的平静
C. 河岸的风光
整首诗的基调如何?
A. 消极
B. 中立
C. 积极
这些作品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值得深入阅读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