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阳春亭即目》

时间: 2025-04-30 22:33:57

诗句

绕郭苍山起暮云,亭前衰草迟斜曛。

回塘风定秋萍合,鸂鶒无端画作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3:57

原文展示:

绕郭苍山起暮云,亭前衰草迟斜曛。
回塘风定秋萍合,鸂鶒无端画作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苍山周围的云彩升起,亭子前的衰草在斜晖中显得格外萧条。静静的塘水中,秋天的浮萍紧密相依,水中的鸳鸯无缘无故地在水面上留下了美丽的纹路。

注释:

  • :指城郭,这里指环绕的山。
  • 苍山:高大的山,色彩青蓝。
  • 衰草:枯萎的草,象征时光流逝。
  • 斜曛:斜阳,夕阳西下。
  • 回塘:环绕的水塘。
  • 秋萍:秋天的浮萍,象征宁静。
  • 鸂鶒:一种水鸟,通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屠寄(约1620年-约1690年),字子阳,号少云,清代诗人,出生于浙江,后移居江西。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擅长写景抒情,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阳春亭即目》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阳春亭中静坐,感受自然的变化,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诗人用“暮云”、“衰草”、“秋萍”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诗的开头“绕郭苍山起暮云”,描绘了黄昏时分,苍山的轮廓在云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苍茫,给人一种幽远的感觉。而“亭前衰草迟斜曛”则通过“衰草”的意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回塘风定秋萍合”,则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塘水平静,浮萍相拥,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最后一句“鸂鶒无端画作纹”,通过鸳鸯在水面上留下的涟漪,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脆弱,让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一种圆融的结构,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绕郭苍山起暮云:描绘了夕阳西下,苍山周围被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
  • 亭前衰草迟斜曛:亭子前的枯草在夕阳下显得更加萧条,寄托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 回塘风定秋萍合:在静止的水塘中,秋天的浮萍紧紧相依,象征着宁静与团聚。
  • 鸂鶒无端画作纹:鸳鸯在水面上游动,留下的涟漪如同画纹,体现了生活的细腻与爱情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鸂鶒无端画作纹”,将水波比作画纹,增加了诗的艺术感。
  • 对仗:如“衰草迟斜曛”与“秋萍合”,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将秋萍描绘为相拥的情景,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山:象征着永恒与自然的伟大。
  • 衰草:代表着生命的衰退与无常。
  • 秋萍: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鸂鶒:寓意着爱情与温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衰草”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鸳鸯的游动

  2.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生命的感慨
    C. 对爱情的赞美
    D. 对旅行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现出宁静与和谐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山水的描写。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屠寄的作品在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屠寄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送新、毅两男之湘阴 踏莎行 其二 六月十三夜即事 踏莎行 新开湖即目 踏莎行 其一 并引 踏莎行 花朝 踏莎行(过黄花渡,沽白酒,因成,呈天休) 踏莎行·已撤冰壶 踏莎行 黛眉颦色 踏莎行 题画 踏莎行 其三 送子苾入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雪鬓霜鬟 绛纱 釒字旁的字 稀稀落落 磨旗 鸾交凤友 心字底的字 融洽无间 落华生 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传骑 真金不怕火 玄字旁的字 胶黉 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