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3:57
绕郭苍山起暮云,亭前衰草迟斜曛。
回塘风定秋萍合,鸂鶒无端画作纹。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苍山周围的云彩升起,亭子前的衰草在斜晖中显得格外萧条。静静的塘水中,秋天的浮萍紧密相依,水中的鸳鸯无缘无故地在水面上留下了美丽的纹路。
屠寄(约1620年-约1690年),字子阳,号少云,清代诗人,出生于浙江,后移居江西。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擅长写景抒情,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阳春亭即目》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阳春亭中静坐,感受自然的变化,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诗人用“暮云”、“衰草”、“秋萍”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诗的开头“绕郭苍山起暮云”,描绘了黄昏时分,苍山的轮廓在云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苍茫,给人一种幽远的感觉。而“亭前衰草迟斜曛”则通过“衰草”的意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回塘风定秋萍合”,则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塘水平静,浮萍相拥,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最后一句“鸂鶒无端画作纹”,通过鸳鸯在水面上留下的涟漪,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脆弱,让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一种圆融的结构,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中提到的“衰草”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鸳鸯的游动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生命的感慨
C. 对爱情的赞美
D. 对旅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