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2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26:02
窗外几芭蕉,幽怀慰寂寥。
晚家风颭颭,秋称雨潇潇。
清滴渔篷碎,徐翻凤扇摇。
进修期似尔,日日长新苗。
窗外几株芭蕉,幽静的心情安慰着寂寞。
傍晚时分,风轻轻吹动,秋天的雨滴潇潇而落。
清晨的雨水滴落在渔篷上,轻轻翻动的凤扇摇曳。
修身的时间就像这样,日日夜夜长出新的希望。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芭蕉”、“渔篷”等意象,传达了隐居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感悟。这种风格在宋代文人中较为常见,反映了他们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统一追求。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感受,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诗作产生于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通过窗外的芭蕉与雨声,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该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芭蕉》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内心情感的诗。诗人以窗外的芭蕉入手,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开篇“窗外几芭蕉”既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诗人的孤寂与内心的思索。接下来的“晚家风颭颭,秋称雨潇潇”则通过风与雨的描写,增添了秋天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情感的共鸣。
诗的后半部分,清滴的雨声与渔篷的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生活画面。最后一句“进修期似尔,日日长新苗”则是对自身修身养性的期许,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与努力的态度。这种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景象描写,也有内在的心灵启示,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视角。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思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中“窗外几芭蕉”中的“芭蕉”象征什么?
“晚家风颭颭”中的“颭颭”是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春望》与《芭蕉》同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思考,但杜甫的《春望》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芭蕉》则更侧重于个体的宁静与内心的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