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4:30
暗里寻香自不迷,照空焉用夜燃脐。
欲危疏朵风吹老,太瘦长条雨飐低。
孤艳几时同把盏,野香犹记助看题。
唐人未识高标在,浪自纷纷说李蹊。
暗中寻找花香自然不会迷失方向,何必在夜晚点燃蜡烛来照亮呢?
想要那些稀疏的花朵在风中凋零,细长的枝条在雨中低垂。
孤独的花艳丽何时能与我共饮?野外的香气仍然记得助我写题诗。
唐人未曾识得高雅的标准,浪潮中纷纷传说李白的风采。
作者介绍:胡铨,宋代诗人,字子华,号白华,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见长,擅长描写花鸟等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个性与自然之美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孤独与美的感悟。
胡铨的《和和靖八梅 其一》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感情,展现了梅花的孤傲与独特的美感。诗的开头“暗里寻香自不迷”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执着追求,暗示了他对花香的敏感与细腻观察。这种追寻不仅仅是对花香的向往,更是一种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渴望。接下来的“照空焉用夜燃脐”,则通过对夜晚烛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执着。
“欲危疏朵风吹老,太瘦长条雨飐低”则将梅花的脆弱与风雨的侵袭相联系,展现出自然界的无情与美的短暂。诗人在此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梅花在风雨中摇曳的形态,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孤艳几时同把盏,野香犹记助看题”则是对梅花的深情回望。诗人渴望与梅花共饮,把酒言欢,表现出对孤独美的向往与理解。“唐人未识高标在,浪自纷纷说李蹊”则是对先贤的追思与自信,昭示着诗人对美的追求不会被历史所掩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美的追求与理解,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文学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暗里寻香”意指什么?
“孤艳几时同把盏”中的“把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唐人”是指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