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铁坑》

时间: 2025-07-26 12:49:22

诗句

路入阳春境,杳然非世间。

初疑金菊岭,原是铁坑山。

日薄岚气重,天寒酒力悭。

人言兹地恶,我爱碧孱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2:49:22

题铁坑

作者: 胡铨 〔宋代〕

原文展示:

路入阳春境,杳然非世间。
初疑金菊岭,原是铁坑山。
日薄岚气重,天寒酒力悭。
人言兹地恶,我爱碧孱颜。

白话文翻译:

这条路通向春天的境界,仿佛与人间隔绝。
起初以为是金菊岭,实际上是铁坑山。
夕阳下,山岚的气息变得浓重,天寒地冻使酒意减退。
人们说这里的地方不好,我却喜爱这青碧的柔美。

注释:

  • 杳然: 形容遥远、幽静,似乎与世隔绝。
  • 金菊岭: 指一种风景,象征美丽的地方。
  • 岚气: 指山中的雾气,通常与天气变化有关。
  • 酒力: 喝酒后的兴致或力量。
  • 孱颜: 形容青翠的颜色,柔和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铨,字延之,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山水风景,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他的诗风清新,常带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游览铁坑山时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评价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感情和对人世间繁杂情感的超然态度。开篇便以“路入阳春境”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和谐宁静的状态,接着通过“杳然非世间”强调了这里的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自己初步的误解——误以为是金菊岭而实为铁坑山,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真实的认知。

后半部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愈发显著,日落与寒冷的描绘,不仅有助于增强氛围,也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反思。“人言兹地恶,我爱碧孱颜”一句,表达了他对外界评价的无所谓,同时也显露出他对自然清丽色彩的喜爱,正是这些矛盾的情感交织,构成了整首诗的深度与广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路入阳春境”:道路通向春天的美景,暗示着自然的美好。
  2. “杳然非世间”:此地幽静,与世俗隔绝,给人一种超脱感。
  3. “初疑金菊岭”:起初以为是风景如画的地方。
  4. “原是铁坑山”:揭示了真实的自然景观,富有反转意味。
  5. “日薄岚气重”:夕阳西下,山中的雾气愈加浓重,暗示时间的流逝。
  6. “天寒酒力悭”:寒冷的天气使得饮酒的兴致减退,表现了自然对人情感的影响。
  7. “人言兹地恶”:外界对这片土地的负面评价。
  8. “我爱碧孱颜”: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情感,表露出他对美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用“阳春境”比喻美好的自然境界,突显诗人的向往。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感。
  • 意象: “金菊岭”与“铁坑山”构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多元认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繁华的超然态度,体现出一种“山水相依”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阳春境: 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美好。
  • 铁坑山: 代表真实与朴素,反映了自然的真实状态。
  • 岚气: 体现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 碧孱颜: 代表自然的柔美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杳然”意指: a) 明亮 b) 幽静 c) 繁华
    答案: b) 幽静

  2. 诗人对“铁坑山”的情感是: a) 负面 b) 中立 c) 积极
    答案: c) 积极

填空题: “路入__境,杳然非世间。”
答案: 阳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胡铨的《题铁坑》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山水之美,但胡铨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独立性,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步虚词四首 其三 步虚词四首 其二 步虚词 夜飞鹊 夜飞鹊 夜飞鹊 莲池多乌,占树争巢,终夕鸣动。天寒漏永,愁思黯然,和美成解,以纾羁怨 夜飞鹊·西风起矣,残燕如客。追怀昔游,不知涕之沾襟也。和清真韵 夜飞鹊 依清真四声 夜飞鹊 出南郭望西山和清真别情 夜飞鹊 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削职为民 轻傜薄赋 落落之誉 尸字头的字 四时充美 宝盖头的字 镇日镇夜 彑字旁的字 亲庙 得正 坟起 兼辆 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更弦改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