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3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33:55
九日呈真直院
作者:叶绍翁 〔宋代〕
秋负吹客客思家,
破帽从渠自在斜。
肠断故山归未得,
借人篱落种黄花。
在这个秋天,秋风吹来,客人心中思念故乡;
破旧的帽子随意地斜戴在头上。
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如同肠断,归家却始终未能如愿;
无奈之下,借别人的篱笆,种下了黄花。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九日”与“重阳节”相关,重阳节在民间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象征着长寿和思念。诗中表达了游子在重阳节时对故乡的思念,结合季节和情绪,使得诗意更加深沉。
叶绍翁(约1070-1130),字宗仁,号香山,浙江人。作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叶绍翁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时,诗人身在他乡,面对秋风吹拂,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种黄花的举动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寄托。诗的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游子思乡情感的共鸣。
《九日呈真直院》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浓厚思念之情。全诗以“秋负吹客”开篇,点明了季节与情感的关联,随即引出诗人因秋风而生的思家情绪。第二句“破帽从渠自在斜”中,破旧的帽子象征着诗人身处困境,流浪的状态,给人一种无奈而又潇洒的感觉,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接下来的“肠断故山归未得”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强烈思念,心中如同肠子断裂般的悲痛,令人感同身受。最后一句“借人篱落种黄花”寓意深远,借用他人的篱笆种下黄花,既是对故乡的寄托,也是对自己漂泊生活的一种调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情怀和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游子在重阳节时思念故乡的情感,展现了对家乡的眷恋与对生活的思考,主题围绕着“思乡”展开,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人生的无奈。
诗中“秋负吹客”中的“秋”指代什么季节?
“肠断故山归未得”中的“肠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通过什么行为来表达对故乡的寄托?
《静夜思》与《九日呈真直院》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