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陈宗之二首》

时间: 2025-05-04 00:22:29

诗句

官河深水绿悠悠,门外梧桐数叶秋。

中有武林陈学士,吟诗销遣一生愁。

十载京尘染布衣,西湖烟雨与心违。

随车尚有书千卷,拟向君家卖却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2:29

原文展示:

赠陈宗之二首
—— 叶绍翁

官河深水绿悠悠,
门外梧桐数叶秋。
中有武林陈学士,
吟诗销遣一生愁。

十载京尘染布衣,
西湖烟雨与心违。
随车尚有书千卷,
拟向君家卖却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官河的水流深而碧绿,门外的梧桐树上只剩下几片秋叶。中间有位武林的陈学士,他在吟诵诗篇,消解一生的愁苦。
我在京城生活了十年,满身沾染尘俗,与西湖的烟雨心情相违。车上仍然有千卷书,我打算把它们带到你家,抛弃俗世的羁绊,归隐于此。


注释:

字词注释:

  • 官河:指城中的河流,水深且绿。
  • 深水:形容水的深邃和清澈。
  • 武林:今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区。
  • 学士: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 吟诗:吟诵诗歌。
  • 销遣:消解、遣散。
  • 京尘:指京城的尘世生活。
  • 布衣:布衣是指普通百姓,表示生活清贫。
  • 拟:打算、计划。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武林”是指杭州,著名的西湖就位于此地,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 “十载京尘”体现了作者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反思与厌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绍翁(出生于1080年),字子美,号临川,宋代诗人、词人,因其诗作清新自然、格调高雅而受到后世称赞。其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京城生活多年后,对家乡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归属感。


诗歌鉴赏:

叶绍翁的《赠陈宗之二首》以其清丽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出一个身处繁华却向往宁静的心灵画像。诗的开头以“官河深水绿悠悠”引出一幅恬静的自然画面,深水的清澈与绿色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接着“门外梧桐数叶秋”用秋天的景象暗示人事的变迁与无常,梧桐树的凋零也映衬出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中间的“武林陈学士”不仅指代具体的人物,更代表了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吟诗消遣愁苦的场景,显示了学士对生活的淡泊与从容。接下来的“十载京尘染布衣”则是诗人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十年的京城生活使他沾染了世俗的尘埃,心中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冲突。

最后两句“随车尚有书千卷,拟向君家卖却归”,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寓意着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抛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和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官河深水绿悠悠:描绘出一幅河水清澈、流动悠长的画面。
  • 门外梧桐数叶秋:通过秋天梧桐树的落叶,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中有武林陈学士:引入陈学士,强调他在此处的存在。
  • 吟诗销遣一生愁:表现学士通过吟诗来排遣内心的忧愁,显示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 十载京尘染布衣:反映诗人十年在京城的生活,沾染了世俗的气息。
  • 西湖烟雨与心违:表达诗人与西湖的景致产生了隔阂,心灵不再契合。
  • 随车尚有书千卷:强调书籍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象征着知识与理想。
  • 拟向君家卖却归: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退生活的决心与计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水比作悠悠的生命,赋予其情感。
  • 拟人:将“秋”赋予情感,让自然景象与诗人心境相联系。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繁华尘世的逃避,同时也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官河:象征宁静和自然。
  • 梧桐: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
  • 武林:代表理想的隐逸生活与学识。
  • 书:象征知识、理想与个体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林”指的是哪个城市?
    A. 杭州
    B. 南京
    C. 北京
    D. 成都

  2. “十载京尘”中的“京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人间世俗
    C. 书籍
    D. 个人情感

  3. 诗人在最后一联拟向谁家卖书?
    A. 自己家
    B. 陈学士家
    C. 朋友家
    D. 书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叶绍翁的诗在表达情感上都有对人生的沉重感,但杜甫更多关注社会现实,而叶绍翁则侧重个人心灵的归属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叶绍翁研究》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叶绍翁及其诗作的风格与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城子 感恩多 菩萨蛮 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杨柳枝五首·其二 望江怨·东风急 更漏子·春夜阑 忆江南·红绣被 菩萨蛮·风帘燕舞莺啼柳 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釆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一面之辞 吁咈都俞 火字旁的字 包含母的成语 阔论高谈 寝馈不安 不韪 残茶剩饭 华屋丘墟 包含寰的词语有哪些 札诲 方字旁的字 辞场 赤字旁的字 易于反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