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50
田家三咏
作者: 叶绍翁
织篱为界编红槿,
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
一间茅屋两池菱。
田因水坏秧重插,
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
绿桑采尽竹梯闲。
抱儿更送田头饭,
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
绿杨庭院正秋千。
在田间,用篱笆编织出红色的木槿花,
用石头搭成桥梁连接断开的田埂。
乡村老人生活简单、清闲,
一间茅屋旁有两池菱角。
因为水淹,稻秧需要重新插秧,
家中蚕忙,门紧闭。
黄犊归来,莎草生长得宽阔,
绿桑树下,竹梯已闲置,桑叶都采尽了。
抱着孩子,还要送到田头去吃饭,
画眉的女子在灶前忙碌,浓烟缭绕。
春风里,红袖女子在田间嬉戏,
绿杨树下的庭院里正荡秋千。
作者介绍: 叶绍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反映农民的日常。
创作背景: 《田家三咏》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诗人通过描绘农田生活,表现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出诗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同情。
《田家三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与农民的日常生活。诗歌开头用“织篱为界”和“排石成桥”描绘出农家的环境,展现了农民用智慧与勤劳建造生活的场景。接着,诗人通过“野老生涯差省事”和“一间茅屋两池菱”的描写,传达出农村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后半部分,诗中提到“田因水坏秧重插”和“家为蚕忙户紧关”,揭示了农民的辛劳与忙碌,尤其反映出农民在自然条件变化下的应对之道。诗最后以“争信春风红袖女”和“绿杨庭院正秋千”收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乐趣,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劳动与享受生活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语言平易,意象生动,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生活的真实,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情趣与乐趣,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情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农民的辛勤与乐趣,展示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和谐,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织篱为界编红槿”中,红槿的作用是什么?
A. 作为围墙
B. 作为装饰
C. 作为食物
D. 作为工具
诗中的“黄犊”指的是:
A. 小牛
B. 小羊
C. 小猪
D. 小马
诗人通过“绿杨庭院正秋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快乐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